不是闹着玩的

 

英国和欧洲

不是闹着玩的


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尴尬的关系可能会更加恶化

Mar 31st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最近,本报围绕二十四个或许会被称作德国精英的柏林人,展开了一项非科学的调查。形形色色的政治家、官僚和商人对很多话题意见不一。但他们对一件事情的观点是坚决一致的:假如英国选出一个保守党政府,将会是场灾难。他们轻蔑地称呼托利党为“目光短浅、愚蠢无知的小英格兰人” ,其实是生怕大卫•卡梅伦的政党上台会死命捣毁欧盟。

如今在欧洲,这种情绪是很普遍的。这或许是错位了,但却并非没有基础。在英国的政治圈子里,自由民主党最热衷于当欧洲人,甚至想要加入欧洲的统一货币——欧元。工党执政曾经有个更矛盾的态度:1997年,托尼•布莱尔谈到要把英国置于欧洲的中心位置,但是,1998年,他勉勉强强地站在了欧元这边,当时,戈登•布朗倾向于,就据称是错误的经济政策(当然是和他自己的经济政策大不相同的)向欧洲发表演讲。但托利党可就敌对得多了。他们反对里斯本条约和其前身——欧盟章程(正如本报之前所持的意见)。去年,他们由于自身的联邦主义野心,从主要的中间偏右派政治集团欧洲人民党(EPP)退出。 继续阅读“不是闹着玩的”

里约州的发展遇上大雨

巴西石油政策

里约州的发展遇上大雨

奥运主办城市面临頓失石油收益

Apr 8th 2010 | RIO DE JANEIRO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里約居民眼看自己將要失去到手的石油收入

巴西新发现的石油宝藏仍静躺在大西洋海底七千公尺的海床上,但这些发现征兆就已经让巴西官员冲昏了头。国营石油公司Petrobras才刚宣布在海床下方发现厚盐层底下埋藏庞大丰富的原油,巴西国内的各种既得利益就开始计划要来挥霍褶这一笔意外之财。巴西全国廿七位州长和五千六百位市长都在引颈期盼充实他们的预算。公民团体想要利用开采权利金去消灭贫穷,科学家想要用在遏止气候变化,而学生则想要用来改善教育。「盐下石油(pre-salt oil)就像一名美丽的女人在挤满男人的舞池内」,巴西总统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直率地形容,「每个人都想上」。 继续阅读“里约州的发展遇上大雨”

搜寻不见了的选民

 苏丹大选

搜寻不见了的选民


24年来,苏丹首度进行多党选举,情况一片混乱和迷茫。但是,对于一个不久后可能会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大国来说,投票表决是有好处的

Apr 8th 2010 | KHARTOUM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在一些方面,苏丹的竞选对数以千计的本周在英国掀起竞选活动的准国会议员来说将会是即刻被识别。准备参加将始于4月11日持续到13日的总统竞选和普选的苏丹候选人,乘着“选举巡回车”去见选民们,他们深受党派文人爪牙和古怪偏颇的篡改文件的影响。即使在场有比一般的英国竞选演讲活动更多的哀泣,他们仍在固定的示威活动中忠诚地宣讲着党。听他们演讲的人群,要么就是感到无聊,要么就是欣喜若狂,这多半取决于候选人的发言到底有多久。 继续阅读“搜寻不见了的选民”

绿色纽约

公租房

绿色纽约

为穷人建造的绿色健康住宅将成为所有人的居住模式

Mar 31st 2010 | HUNT’S POINT, THE BRONX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锅炉房通常给人的印象是脏而潮湿的,但是眼前这间却干净而凉爽。福克斯•泊恩特(Fox Point)是位于纽约市南布朗克斯区(该市最穷的区之一)的一幢崭新的包含47套单元的住宅楼。该区三分之二的居民曾经是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的房租由联邦住房和城市发展局为其负担,其余三分之一是低收入家庭。这间锅炉房内装有一个微型燃气汽轮机系统,可自发电并提供热能。它通过再利用排到空气中的热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减少了碳排放量。 继续阅读“绿色纽约”

唷!

大型强子对撞机

唷!

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在加紧运行

Mar 31st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e1c2cf382458e73a97ddd88f[1].jpg
十八个月前,位于日内瓦附近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欧洲的粒子物理实验室)启动了它的新玩物。这一热议中的玩物便是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从希格斯玻色子(用于解释为何会有质量的存在)到暗物质(用于解释为何宇宙会膨胀得如此浩大)再到迷你黑洞(宇宙间可能存在的密度最大的事物,一些好煽动的新闻记者曾自信地预言随着该对撞机的启动,迷你黑洞将吞灭整个地球),LHC被赋予了寻找到各种美妙事物的厚望。 继续阅读“唷!”

斯摩棱斯克惨案

波兰举国哀悼

斯摩棱斯克惨案


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坠机身亡

Apr 10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翻开波兰黑暗的历史,悲剧、悲伤与震惊并不鲜见。尽管波兰人已习以为常,但数十年来,也未曾遭受过这样一场重创: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与其他数十位波兰政界高层官员一起,在4月10日发生的一起空难中遇难。

这架总统专机正运送一个代表团前往卡廷,以纪念一场针对前波兰精英的大屠杀:1940年,苏联秘密警察机构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屠杀了2万名波兰预备役军官。 继续阅读“斯摩棱斯克惨案”

鹿死谁手悬而未决

伊斯兰在线

艰苦的宗教对抗 鹿死谁手悬而未决


素有声望的布道师优素夫•卡拉达维与穆斯林地缘政治格格不入

Apr 8th 2010 | CAIRO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卡拉达维在深思

“伊斯兰在线”是一家以报道伊斯兰世界著称的网站。眼下,该网站旗下的300名记者和员工正进行着一场为期三周的静坐示威活动,此举吸引了众阿拉伯媒体的眼球。通过网络现场播报,示威者们得到了著名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忠实地记录下来并在推特上分享。他们所面临的的困境被描述成“重塑伊斯兰之魂”的战斗。 继续阅读“鹿死谁手悬而未决”

日本:大祸临头而不自知

日本迫切需要一次剧变来避免隐现的经济灾难
Apr 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近几年来,外国观察者一直警告说,在经济停滞和攀升的政府债务的夹击下,日本政府肯定坚持不了多久。过去的二十年里,日本与通货膨胀几番交锋,在许多社会指标方面,日本在国际上的排名更是大幅下滑。日本的总债务与国民生产总值比率也居世界之首(惊人的190%)。然而,尽管政府债券收益微薄,日本国民的总体生活水准却很高。去日本走一遭,你看不到有什么危机的外在征兆。日本政坛也很活跃,政客们和政策制定者们又是争吵,又是计划,但就是没有实际行动。 继续阅读“日本:大祸临头而不自知”

扫天:清走宇宙垃圾

清走宇宙垃圾

扫天

Mar 31st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死后自我收尸的卫星

亚里士多德相信宇宙是完美的。如果宇宙曾经完美,现在也已经不完美了。地球上空现在遍布着垃圾——报废卫星的碎片和残骸,火箭上用废的零部件,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时偶尔掉落的工具。既然宇宙垃圾都已经到达如此程度了,那么,首次的卫星相撞事故肯定早已发生。那是在2009年,当时一颗报废的俄罗斯“宇宙”系列卫星猛撞在一颗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美国铱卫星上面,双方具毁,而且产生了更多的宇宙垃圾。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英国萨里大学的沃欧斯·拉帕斯设计了一个系统,能在卫星服役期满之后将其移出轨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附带将部分天空擦亮。 继续阅读“扫天:清走宇宙垃圾”

正义终将实现?

肯尼亚和国际法院

正义终将实现?

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们踏上征程

Apr 8th 2010 | MOMBASA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在2007年底一场有争议的选举后发生的暴力冲突中,1100多肯尼亚人丧生。迄今为止,尚无人因任何一次杀害肯尼亚人行为受到指控。肯尼亚曾经表示,由自己建立特别法庭来惩治那些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但由于肯尼亚并没有实际实施,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最终决定,指控肯尼亚某些强势人物的案件审理程序继续进行,这些强势人物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煽动暴力,并资助暴力冲突中的肇事者。 继续阅读“正义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