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混杂

人权问题

近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权拥护者

May 2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瓦文萨,重回征程

人权的意义大概在于,它适用于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无论国籍,性别或政治倾向。而人权的支持者应该团结一致。

理论就到此为止。在现实世界中,投身于人权事业的组织和个人在日益分化。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以色列,却无视其自身主要成员国的罪恶,又在宗教问题上向伊斯兰势力的压力屈服,这让西方的成员国十分愤怒。 继续阅读“鱼龙混杂”

以军突击队的夺命袭击

以色列突袭前往加沙的援助船队

夺命突击

May 31st 2010, 18:52
by The Economist online | GAZA and JERUSALEM

5月31日拂晓前,以色列突袭了一支试图穿过加沙封锁线的小型船队,随后,国际社会的谴责声如浪潮水般涌来,目前以色列正试图挡住这股谴责。据估计一艘土耳其轮船上的出征者大约有9名–具体人数至今仍未确定—被乘坐直升机从天而降、登上甲板的以军突击队员枪杀。此外还有几十人受伤。在没有发生暴力的情况下,突击队员强行登上5艘较小的船只并将其霸占。随后,全部的6艘船只都被押解到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船上的所有成员均将被逮捕,等待被驱逐出境。 继续阅读“以军突击队的夺命袭击”

莉娜•霍恩

莉娜•霍恩,艺术家,2010年5月9日逝世,享年92岁。

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的少数几个美国人,他们不在乎种族差异,不为1/32还是1/64而絮叨,乐于与其他肤色的人共用盥洗室和饮水器,Lena Horne对于他们而言也不过是这世上最美貌的女子之一。她有着Audrey Hepburn式大大的棕色眼睛,Hedy Lamarr式高高的额头和一个可爱的小瑶鼻。但对于其他人而言,撇开她的美貌,Horne首先是个黑人。

继续阅读“莉娜•霍恩”

崩盘一刻

美国股市暴跌

大崩盘引发美国股市改革的辩论

May 13th 2010 | NEW YORK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5月6日前股票被视若珍宝,危机中金融市场一直毫发未损。而仅用20分钟就动摇了这一概念。下午2点40分到3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跌近1000点,创下道指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埃森哲咨询公司等知名个股短时交易价仅为几美分。股市稍后有所反弹,收盘时下跌348点,投资者依然困惑不解。

      各方仍在调查,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闪电暴跌”。据说有位交易员在卖出宝洁股票时,把1600万股的指令敲错成160亿股,这种传闻已经消除。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更有可能说明问题。对希腊救援方案和英国大选结果的担忧,股市前两天连续下跌,都使投资者担惊受怕。股指期货市场的大额赌注可能对此次下跌负有责任。5月1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玛丽•斯皮罗到国会作证时表示,暴跌原因依然不明。 继续阅读“崩盘一刻”

牙买加的组织犯罪

无法获胜的龙虎之战

政府大力捕杀一位黑帮领袖的血腥行为,说明黑帮在社会中与政治中的影响根深蒂固


2010年5月27日文章| 摘自《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

去年八月,当美国要求牙买加总理布鲁斯•戈尔丁引渡被控贩毒与走私军火的毒枭克里斯托弗•杜杜斯•科克时,该国的总理大人有很好的理由委言推迟。科克领导的“暴风雨武装队”(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他们通常让其对手遭受枪林弹雨),坐落于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西部地区的蒂沃利-戈登斯,这也正是总理大人的选民区所在。这个帮派所拥有的武器属于战争的级别,当地的居民也相当地支持他们。任何欲意逮捕科克先生的行为,都肯定会引发大规模的暴乱。 继续阅读“牙买加的组织犯罪”

寻找新的情报局长

情报政治

寻找新的情报局长

美国的情报系统仍有待修复

May 2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在911袭击发生之后,一个得到两党共同支持的委员会针对此次事件展开调查,最后给出一个重要提议:新建一个国家情报局长(DNI)岗位以管理美国16个情报机构,其有权决定人事任免、制定预算和打破信息分享界限。 继续阅读“寻找新的情报局长”

英国又”叛众离亲”?

阿尔比恩又背信弃义了

确实,英国民众与众不同.不过,他们已经和欧盟融为一体-反过来说也成立

May 20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1963年,夏尔.戴高乐宣称:英国不适合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因为英国与欧洲大陆有”天壤之别”.英国”是个孤立的海洋国家,并且通过交换,市场和物品供应与那些国情不一,远离疆土的国家联系起来”.法国总统抱怨称,英国只进行交易,从不进行农业活动.”让英国人加入进来吧,欧盟俱乐部将成为疆域广阔的”大西洋社区”,而美国正好可以趁机吞并之.简而言之:决不可能!

继续阅读“英国又”叛众离亲”?”

只要是白色

白色狂热

May 1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如果要以一场拍卖来窥见竞拍市场对中国珍宝的痴迷与争夺,那就非5月13日伦敦宝龙拍卖莫属了。

前61件拍品的委托人为英国收藏家杰克罗斯的继承人。他的遗孀去年也已去世。这61件拍品中一半为玉雕,其中不少为16世纪的作品。尤为难得的是其中一部分是英国著名战后商人Sydney H. Moss卖与罗斯的。 继续阅读“只要是白色”

意外之宝

20世纪历史

意外之宝

一套日式小物件给犹太银行家族带来的故事

2010年5月20日    《经济达人》印刷版
201021bkp001.jpg

The Hare with Amber Eyes: A Hidden Inheritance. By Edmund de Waal. Chatto & Windus; 354 pages; £16.99.
《镶有琥珀眼睛的兔子:一份不为人知的遗产》作者  埃德蒙。瓦尔 查托& 温达斯出版 354页 16.99英镑  

To be published in America b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n August as “The Hare With Amber Eyes: A Family’s Century of Art and Loss”; $25. Buy from Amazon.co.uk
《镶有琥珀眼睛的兔子:一个家族在一个世纪中的艺术与损失》美国法勒,斯特劳斯,吉鲁出版  25美元   亚马逊网在线购买 继续阅读“意外之宝”

一个足以置之不理的争论

国际刑事法院和侵略行为

针对侵略行为法律定义的争辩或将抹杀国际刑事法院的功绩

May 2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八年前,国际刑事法院问世,当时许多人对其能否行善还是疑虑有加,更有一些人直接将其视为一大祸端。后者所居的阵营就包括乔治布什,他恶批国际刑事法院为“异国法院”,担心美国军队及官员遭受其恶意指控。美国可谓做足外交功课来干扰国际刑事法院的运作,并希望美国公民能得到彻底的赦免。 继续阅读“一个足以置之不理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