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谈判一步一步来

巴勒斯坦再次寻求统一

和解谈判一步一步来


巴勒斯坦正在思考可以拉拢各派系的务实方案

Apr 29th 2010 | GAZA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巴勒斯坦立法议会,民主和主权的象征,未留下太多遗迹。去年以色列的空袭行动,将这幢位于迦萨走廊的议会大楼夷为平地。在Ramallah,巴勒斯坦最高当局在约旦河西岸(准巴勒斯坦国的最大片领土)的政府所在地,禁止哈马斯成员进入而立法会期亦被迫中止。自从2007年夏天,巴勒斯坦建国运动的敌对派系建立不同的政体,领导最早派系法塔赫的巴勒斯坦总统Mahmoud Abbas,以及哈马斯伊斯兰运动的总理Ismail Haniyeh,各自颁布法令统治自己的领土,成为几乎彼此敌对的一党独大封地。 继续阅读“和解谈判一步一步来”

好一片绿萌

好一片绿萌

英国的环境政治有点沉闷

Apr 2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英国大选即将在5月6日打响。 这次大选的看点颇多,但是围绕环境环境问题的一番苦战不是其中之一。气候会是各党面对的首要环境问题。三大主要政党—保守党,工党和自由民主党—一致同意有必要采取措施大幅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这一点上,地区党派和大多数的小党派也不持有异议。

最特立独行的要数英国独立党。该党是英国加入欧盟的反对者的传声筒,它的很多政见与持气候怀疑论者不谋而合。它还是克里斯托佛蒙克顿—英国最引人注目的气候怀疑论者—的政治巢穴。蒙克顿宣称“这一切(气候变化)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英国独立党对自己的气候怀疑论引以为豪,并称要撤消2008气候变化法案,拿走学校里阿尔戈尔的宣传气候变化的光碟,只允许风力涡轮机在海上作业等。(根据英国独立党的设想,英国气象局的经费将直接与其天气预测的准确度挂钩。) 继续阅读“好一片绿萌”

英国作家艾伦•西利托

Alan Sillitoe 艾伦·西利托

Alan Sillitoe, writer, died on April 25th, aged 82
英国作家艾伦·西利托于2010年4月25日辞世,享年82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英国劳动者的文学形象以前便出现过:皮尔斯·普洛曼,一个夏日里从众多农夫中脱颖而出;约翰·克莱尔笔下的牧羊人会耐心观察卷心菜地和筑巢的飞鸟;D·H·劳伦斯描述的那些沉默寡言的矿工则会在炉火前洗掉他们身上的污垢。但是,这些生产线上的人物形象从未发出过多响亮的声音。直到艾伦·西利托于1958年写出小说《周六晚上和周日早上》———主人公亚瑟·西顿的诞生才宣告终结这种局面。

二十一岁的亚瑟终日劳作于诺丁汉Raleigh自行车厂的倒棱和钻孔车床之间,每天可生产1400个零部件(“45先令可不大好挣”)。而在斯特雷利伍兹,他又过着与有夫之妇布伦达(“如此性感深情”)私通的浪荡生活。“时间真是过得飞快,”亚瑟叹道—— 继续阅读“英国作家艾伦•西利托”

泄漏,还在漏!

原油泄漏

泄漏,还在漏!

相比较漏油的规模,漏在哪里更为重要。

Apr 30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距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位于墨西哥湾)的爆炸事故已经一星期有余,11名平台工人仍然下落不明。美国海岸警卫队估算每天约有5,000桶原油泄漏,不过这次估算是有理可据的。基于泄漏的严重程度,止漏成为了一道技术上的难题。尽管一些对付原油泄漏的新奇技术有所发展,但是必然的是,原油仍会到达海岸。

对于致力于更多近海石油开采的共和党人来说,此次泄漏事件无疑是尴尬的。而这次事件也让奥巴马总统难堪不已,因为他准许有更多的沿海石油钻探,以便使气候变化的立法顺利通过。4月30日,白宫宣布在事故原因没有核实前,暂时不会有新的沿海钻探。 继续阅读“泄漏,还在漏!”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卫城启示录
希腊债务危机正在蔓延。欧洲急需更加果敢全面的方案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许多债务危机都发展到了事态失控的一刻。随着恐慌的出现,债券收益率陡然暴涨,股市和汇市随之惊慌一片。2008年9月,明星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倒闭几乎将整个世界银行体系拖下水。1998年,俄罗斯混乱的主权债务违约引发信贷市场震荡,摧垮了盈利能力很强的美国对冲基金长期资本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当不可思议突然变成无法避免,在不可能的世界中狂飙突进,你不可能独善其身。 继续阅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言出币行

银行持有的债券

言出币行

希腊违约风险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全球所有的银行

2010年4月29日|经济学人在线版

4月23日星期五,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终于坚持不住了,正式向欧盟提交申请300亿欧元(400亿美元)援助,以保持国家不会沉没。但德国对于贷款批准的犹豫不决导致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债券也遭到降级。由于希腊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加大,银行们更加不敢暴露这笔债务的具体数字。 据经济学人估计 ,欧洲区的外国银行对希腊的已知主权债务总计达760亿欧元,其中超过71%为法国和德国持有。据估计,对此同样不堪重负的葡萄牙,为320亿欧元。难怪投资者都在纷纷远走高飞。 继续阅读“言出币行”

本周时政要闻

本周时政要闻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希腊财政危机继续恶化。数周以来,希腊政府设法让人们信服他们有能力偿还债务。可是国家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希腊成为首个出现垃圾级别的欧元区国家。早些时候,希腊曾寻求正式的刺激计划,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借款450亿欧元(合计600美元)。股市的不景气,欧元区国家领导人,尤其是德国总统默克尔,迫于压力同意拨款。许多人认为希腊救济款金额可能会上升到1200亿欧元或是更多。 继续阅读“本周时政要闻”

熹微的希望

邪恶的缅甸军阀

熹微的希望

一个关于劫难和慈悲的故事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游行中的僧人

Everything is Broken: A Tale of Catastrophe in Burma. By Emma Larkin. Penguin Press; 271 pages; $25.95. To be published in Britain by Granta in July as “Everything is Broken: The Untold Story of Life Under Burma’s Military Regime”; £12.99.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满目疮痍:缅甸劫难记事》,作者Emma Larkin,企鹅出版社;271页,$25.95。将于六月在英国格兰塔出版社以《满目疮痍

:缅甸军事统治下不为人知的生活》为题出版;£12.99。从Amazon.com, Amazon.co.uk购买。

 

 

早在1995年,《经济学人》问过现已被软禁的缅甸反对党领袖昂山素姬,她是否对黑暗的祖国抱有希望。“我不抱希望,”她的回答带有一种女教师般的简洁,“但我坚持。”十五年后,希望仍不过是痴心妄想,虽然军阀统治者计划导演一场选举,弄出个所谓的平民政府,

对当局两年前应对破坏性风暴举措的一个鲜活的描述,这本书对乐观主义者简直是当头一棒。什么样的政府会忙于阻止给其人民的救援物资的运输?2008年五月,在风暴“纳尔吉斯”袭击伊洛瓦底三角洲后,在政府自己的估计数据中,即使可能极度低估,也有13万8300人死亡或失踪。然而军阀政府拒绝了大多数外国救援。联合国,无数非政府组织,以及甚至美国海军的援手都被回绝。终于,当部分救援获准进入时,却为时已晚。

Emma Larkin(笔名)是一个住在曼谷的美国人,她曾写过一本乔治·奥威尔与这个国家渊源的书。她获得了进入灾后缅甸的签证,她在这里直面了一个孤立主义的政府和一个对此几乎一无所知的外界世界的冲突。“谁知道我怎么才能获得数据?”一个新来的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无助地问。缅甸没有可靠的数据,就算有,当局也不会允许接触。

写一本讨论为什么军阀如次无情的书因此困难重重。也许他们真的害怕援助会变成入侵的前奏。或者,更有可能的是,在血腥镇压2007年九月佛僧反抗,激起众怒后,他们对放外国人进入十分头疼。

因此,作者只能以讹传讹解释无法解释的事情。有些事情确凿无疑,比如,将军们都很迷信。但有些传言,比如2007年一天深夜,独裁者“大将军”丹瑞的妻子,到缅甸最神圣的瑞光大金塔附近散步,牵着一只狗和一头猪,这可能是真的么?看起来,这个故事是被广泛相信的:因为狗代表星期一,猪代表星期三,昂山素姬小姐的生日是星期二,所以这次散步会让她束手无策。

说不定是算命的建议不接受外国援助的。作者的缅甸朋友提出了这个更简单的猜测。丹瑞认为自己是上古君王转世,皇帝是不在乎他的奴隶过得怎么样的:“他不关心他们的死活。”这一切却不能湮没另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类正义与同情,关于一个被自己军队蹂躏的民族尽其所能帮助他们受难的同胞的故事。确实,缅甸是关于坚持的活教材。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qwerab

中英双语版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4259&extra=&page=1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

光明面

金融改革或使CME更上层楼

Apr 29th 2010 | CHICAGO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在华盛顿,衍生品成了政治舞台的道具。在纽约,衍生品引起怨声一片——各大银行被迫设法将交易部门剥离。不过,在芝加哥,衍生品改革却能令业务锦上添花。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Group)已是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随着政客欲将场外交易(OTC)衍生品交易纳入结算所和交易所,CME有望进一步做大。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估计,更多的结算业务将给该行业带来10亿美元的年收入增量。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要抓住这一机会并不容易。 继续阅读“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

喂!盗版来了!

电视专题报道

喂!盗版来了!

盗版之祸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转到谷歌主页,在搜索栏里敲下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名,跟torrent一词。按回车键。就这样,一场由各个文件分享网站奉上的盗版电视节目盛宴,世上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为你找到了。“纳普斯特”这家点对点文件共享公司,大约十年前,曾让唱片业举步维艰,不过那时,它的操作还远不如谷歌这般迅捷轻松。

电视盗版受到的关注比不上电影或音乐盗版,但滋生范围也不如后两者那么广泛。因电脑运行速度加快且带宽成本下降,视频传送必需的海量文件,这一大拦路石,日渐萎缩。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能连接互联网的电视机。危险来了,盗版将会从年轻人卧室里鬼鬼祟祟之举,挺进客厅。偷偷摸摸可能成为主流。 继续阅读“喂!盗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