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传

马克·吐温传

并非插科打诨


对他而言,世间一切皆笑谈

Apr 1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Samuel L. Clemens. By Jerome Lov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11 pages; $34.95 and £24.95.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马克·吐温:塞缪尔·克莱门斯历险记》,吉罗姆·拉芬著。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全书共511页;售价34.95美元(24.95欧元)。亚马逊有售。 继续阅读“马克·吐温传”

俄国与拿破仑的战争

俄国与拿破仑的战争

俄国如何真正赢得了战争


并不只是依靠严寒和顽强精神,俄罗斯人民才逼迫拿破仑和他的军队撤退。

Apr 1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Russia Against Napoleon: The True Story of the Campaigns of War and Peace. By Dominic Lieven. Viking; 618 pages; $35.95. Allen Lane; £30.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俄国抗击拿破仑:战与和之争的真实史话。作者:多米尼克·列文 出版社:Viking,618页,35.95美元。出版社:Allen Lane, 30磅。购自:Amazon.com, Amazon.co.uk

在现代史上,没有任何战争能像拿破仑在欧洲的战争一样,有许多的民族神话,至今仍广为流传。在欧洲国家主义萌芽时,滑铁卢战役和伯罗的诺战役分别成为英国和俄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扩大了伯罗的诺战役的影响,书中描述了真实人物之间的战争,并将战争胜利的原因归结于俄罗斯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伟大将军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智慧和直觉。多米尼克·列文写道:托尔斯泰是不仅是个才华横溢的小说家,也是一个神话创造者,随后几年世界对俄国角色的认识,在很大程度受到了他的影响。 继续阅读“俄国与拿破仑的战争”

家族记忆

家族记忆

高堂离世


亡父追忆录

Apr 1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This Party’s Got To Stop: A Memoir. By Rupert Thomson. Granta; 264 pages; £16.99. Buy from Amazon.co.uk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追忆亡父》. 鲁珀特·汤姆森著。Granta出品,264页,定价16.99英镑。购自Amazon.co.uk。

 

我们多数人都会痛失父母。这虽是人们常有的人生经历,可要体味他人失去亲人之痛却相当困难。通常我们的反应是“哎,真遗憾令尊去世了,当然我们跟令尊也不大熟”。鲁伯特 汤姆森(一位被人们低估的英国小说家)的回忆录却难得地做到了这一点,赢得了读者的共鸣,他对丧父之痛的描写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继续阅读“家族记忆”

寻觅外星智能生命

寻觅外星智能生命

一片死寂

Apr 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The Eerie Silence: Renewing Our Search for Alien Intelligence. By Paul Davies.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42 pages; $27. Published in Britain by Allen Lane as “The Eerie Silence: Are We Alone in the Universe?”.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可怕的沉寂:用新的方法去寻找外星智能生命》作者:保罗•戴维斯。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242页;27美元。英国地区由阿伦•莱恩出版,书名为《可怕的寂静:我们是宇宙的独行者吗?》

50年前,一位叫弗兰克 •德雷克的天文学家开始搜寻来自外星文明的信号。英国的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在一本新书中仔细研究了:为什么可能是人类还没有收到外星人的音信,没有回音意味着什么,外星人是否还会和人类接触,以及人类会如何回应外星人。 答案很短:没人知道。

继续阅读“寻觅外星智能生命”

战时纽约

战时纽约

失火的家园

纷乱的士兵、流亡者和交易

Apr 1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Helluva Town: The Story of New York City during World War II. By Richard Goldstein. Free Press; 304 pages; $28 and £16.99.
《庞大的城镇:二战期间纽约故事》理查德·戈尔兹坦 著。[1] 自由出版社;长 304页;售价28美元或16.99英镑。

在阿里斯托芬[2]深刻而讽刺的喜剧作品《利西翠妲》中有这样的情节:雅典的女人们决定不和她们的丈夫做爱,除非他们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此举果然凑效,欲钝其器,先禁其欲。看起来二战期间的纽约却截然相反:1943 年,有3662名纽约的士兵报告他们感染了某种形式的性传播疾病。这个数字尽管远高于美国其他城市,但考虑到以下这些因素也就不足为奇了——成群的士兵在起航欧洲或日本前会在纽约逗留数日;女孩们渴望与身着军服的男人激情拥抱;频繁的断电让城市笼罩在漆黑寂静中。 继续阅读“战时纽约”

各国央行的总裁

各国央行的总裁

主宰金融的人


在经济大萧条时,各国央行总裁偏执于单一的意念,正如今日他们的接班人一样。

Jan 8th 2009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Lords of Finance》;作者:艾哈迈德(Liaquat Ahamed);企鹅出版社(Penguin Press);564页。

央行总裁在20年代是让人敬畏的人物,不只是因为他们偏好黑箱作业。英国银行总裁,蒙塔古˙诺曼爵士(Sir Montagu Norman) (上方照片右侧),似乎有着遮掩的特殊癖好。他旅行时喜欢用假名,不过不但未能避开眼线,却反而因之招惹嫌疑。问他因何鼓吹某项政策,诺曼会答以,”我没有理由,只有直觉”。班杰明˙史强(Benjamin Strong),是纽约联储银行的总裁,负责美国对外的金融关系,也是诺曼的主要合作伙伴。在20年代中期,史强认为美国已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因而决定要扩展其影响力来促进经济稳定。艾哈迈德(Liaquat Ahamed)认为,史强在”确立现代央行总裁的职权”上,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贡献。 继续阅读“各国央行的总裁”

一代文豪还是欺世盗名

威廉•莎士比亚

一代文豪还是欺世盗名


他和他的著作

Mar 2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Contested Will: Who Wrote Shakespeare? By James Shapiro. Simon & Schuster; 367 pages; $26. Faber and Faber; £20.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百年争议下的威尔:谁,才是莎氏作品的真正作者?》,作者:詹姆斯•夏皮罗。Simon & Schuster出版社,267页,26美元;Faber and Fabe出版社,20英镑。速从Amazon.com及Amazon.co.uk订购!

秉承其2005年出版、屡获殊荣的《1599》,詹姆斯•夏皮罗再次将一个匪夷所思却又老生常谈的威廉•莎士比亚课题领入公众视野:莎士比亚并非其著作的作者。 继续阅读“一代文豪还是欺世盗名”

依然故我 抑或作别往昔

美国当代小说

依然故我 抑或作别往昔

(更正说明:早上没留意译者还有两段没译完就发了,现在补上,非常抱歉;另外译者微言大义对译文作了部分修改。)
Mar 2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屡败者传
     《期盼》,山姆•里普斯特因著,法勒•斯特劳斯和吉罗出版社出版,296页,25美元。可从Amazon.com购买

The Ask. By Sam Lipsyt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96 pages; $25. Buy from Amazon.com

     喜剧小说的主人公一般分为两类。他们要么是已感厌腻的圈内人,要么是倒霉不幸、渴望成为圈内人的圈外人。前者认为其所处的圈子充满了虚情假意,后者虽然已经意识到那圈子整个儿是虚情假意,但仍盼成为圈内人。圈外人越是想成为圈内人,就越难成功。要想读者对一个完全失败者产生共鸣的话,那是需要作者拿出些有说服力的东西的。 继续阅读“依然故我 抑或作别往昔”

新视角

金融危机解答

新视角

Mar 1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终有一天,一部伟大的小说将会问世,来描述这次信用危机,安东尼•特罗洛普19世纪经典著作《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一书中的台词也会忝列其间。若想理解这中意义,须得借助英国小说家约翰•兰切斯特的事实分析。

读过兰切斯特的这本短小作品,我们对一般对冲基金经理和央行行长的了解并不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凡读者曾经克服障碍,滑过记述本次危机的专著雪崩,就会知道他的作品多处源头所在。但若您刚刚入门,兰切斯特对细节的把握就着实会让您钦佩,他能用朴实诙谐的笔调表述细节,更是让您眼羡。

他写道,“人们催借贷人低利率贷款,就好像填鹅生产鹅肝酱。”书中,他还对自己为购买计算机欠下的债务进行了讨论。“看这多后现代!”他若有所思,“我的信用评级,就是这笔记本拖后腿,我还得靠它查询。”

危机之荒谬,让兰切斯特有各种不靠谱可以讲述:冰岛石匠刚同出借商谈论过后不出15分钟,就借款价值600,000英镑(120万美元),大部分还是以外汇形式。再如美国取消回赎权诈骗,声称帮助负债业主,但不过是从借款人那里诈骗更多佣金,最终造成他们背井离“家”。

兰切斯特的著作一举成功,说明其他关于此次危机的作品可能篇幅过长,抑或太过沉迷某位银行家个性。《借据》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些巧妙概述,介绍这次危机起源,和让世界各地读者不解的复杂金融工具。超市书架上的平装书中,这部作品销量也或许有光明前景——看它的副标题,“有关这次信贷危机,您想知道而又不敢询问的一切。”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rhineyuan

中英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2204

推托搪塞

金融危机和监管的未来

推托搪塞

Mar 1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展望远处方能得出细微的结论。比如,美国金融“寡头”也许更多的是与竞选财务规则和政治性任务有关,而非银行规模的大小。约翰逊和夸克二君只将责任推在银行规模之上,似乎是张冠李戴了。问题是这些敏感的论点会破坏《13位银行家》中苦心经营的邪恶故事。但他们的疏漏也使得本书太过粗略而难以服众。

up? 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猛烈抨击金融政策制定者. 而他们的批判为何不合情理?

Freefall: America, Free Markets and the Sinking of the World Economy. By Joseph Stiglitz. Norton; 361 pages; $27.95. Allen Lane; £25.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自由落体:美国、自由市场及全球市场的沉没》 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13 Bankers: The Wall Street Takeover and the Next Financial Meltdown. By Simon Johnson and James Kwak. Pantheon, 280 pages; $26.95. Buy from Amazon.com
《13位银行家:华尔街接管和下一次金融崩溃》  西蒙.约翰逊,詹姆斯.夸克 合著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与西蒙约翰逊有许多共同之处。两人都在经济决策机构中担任过引人注目的职位(斯蒂格利茨是一位美国诺贝尔奖得主,曾在比尔.克林顿任内出任经济顾问团主席一职,并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 约翰逊持有英美双重国籍,曾任IMF的首席经济学家)。两人不约而同地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批评。他们在金融危机期间对美国政府的救助银行行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华尔街大型银行的国有化争论不休,并谴责奥巴马团队将资金当作赠品注入到势力强大的金融家手中,只会使银行大到不能倒闭的问题愈加恶化。如今两人都著书提出他们的控诉,并给出解答。

今年一月出版的《自由落体》一书,斯蒂格利茨将此次危机的根源,归因于被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和华尔街的政治势力鼓动起来的管制热情。这是一本雄心勃勃的书,分析了学院经济学派失败的原因,并倡导构建一个更为包容、更少贪图享乐的社会。斯蒂格利茨认为,大萧条揭示出了20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形式的根本缺陷。修正这些缺陷就需要对金融管制和全球货币体系进行全面的革新。

作为一名因得利于其在信息不对称领域的研究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斯蒂格利茨在本书中主要研究了市场不完善和误导激励引起的决策扭曲,这种不当激励来自于从原始放贷者到信用评级机构间的各个环节。他对金融业失败的描述并不新颖,却十分到位。

斯蒂格利茨笼统而又时常刻薄地批评“不完善的”政策反馈就远非那么令人信服了。这其中就包括对财政刺激方案的攻击,他说奥巴马团队没能成功地利用“理论、经验证据和常识”,并将银行救助计划描述为“美国历届政府所犯过的最昂贵的错误”。这一尖锐的谴责缺乏事实依据,并削弱了该书其他观点的说服力。实际上,以现代金融资本主义的眼光看来,《自由落体》就是要求有一个更强大的政府来应付所有的市场失灵。

斯蒂格利茨认为金融业需要从结构上做出一些改变——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应该关门——并要有更多更好的制度。他十分粗鲁地指责了如今的政策制定者们,并称他们碌碌无能却蒙特殊利益之惠,却使自己的主张和对政府作为主义广泛的信念听起来难免刺耳。如果政策制定者们像斯蒂格利茨认为的那样悲惨的失败了,那么他更该开始为将来潜在的政府失灵而担忧了。这种自相矛盾正是斯蒂格利茨书中的一处明显的弱点。

《13位银行家》由约翰逊和詹姆斯.夸克合著,夸克曾是一位麦肯锡咨询师,该书的观点更为狭隘,但涉及的历史背景更为宽泛也更具可读性。作者首先讨论了一年前的大西洋银行,该大型美国银行是一个寡头经济集团,这种集团通过自身的财力来获取政治实力,再利用这一政治实力来为自身利益服务。

不同与新兴经济中的垄断寡头,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不会采用公开的贿赂和敲诈手段,他们的工具是些软实力,如为竞选资金捐款,轮流在政府和华尔街任职,以及制造出一种把华尔街利益等同于美国利益的文化。但二者同样邪恶。作者认为,他们的力量解释了为什么奥巴马团队会选用“空头支票”来应对金融危机。

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美国的民主,就必须打倒这些庞然巨兽。作者建议把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资产占GDP比重都限制在4%以下,投资银行则是2%以下。这将意味着六家巨型银行面临着被肢解。

金融寡头怀疑论是美国反复出现的话题。从托马斯.杰佛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合众国银行”之争,到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大萧条时期的财政复兴计划,美国对银行家的态度也在崇拜和恐惧间摇摆不定;踌躇于选择金融业的瓦全还是玉碎之间。约翰逊与夸克二君娴熟地总结完这段历史之后,开始讲述现代华尔街——这个国家历史上最有权势、也最集权的金融部门——不但制造了金融危机,而且还保证利用政府救助使自己获利。

与多数阴谋故事一样,《13位银行家》也蕴含真相。华尔街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势力是可想而知的,并且金融企业对竞选的捐赠数额要远远高于美国的其他所有行业,这使得金融家和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之间的关系异乎寻常的亲密。这无疑导致了危机前对金融业放松了管制,有助于危机应对措施的形成,并明显地干预了危机过后法规上的改革。

但是,和众多阴谋论一样,《13位银行家》也过去离经叛道了。书中对那些与其理论不符的事实和论据视而不见。奥巴马政府实施银行非国有化的决策被当成是寡头权力的初步证据。而对于政府大范围接管美国的大型银行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则通通避而不谈。

两位作者认为银行寡头权力的根源在于美国金融业的规模和集权。却不提实际上美国的银行体系与其它工业大国相比,其与经济的关系在集权和规模上都远远不及。还有那些影响力最大的银行游说团——如反对为金融产品设立新的消费者权益监督者——来自于小型银行团体,而非华尔街的巨鳄们。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diddady

中英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