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今昔

20世纪美国

今与昔


两部新著,写的是美国自负梦及梦之果

May 2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The Icarus Syndrome: A History of American Hubris. By Peter Beinart. Harper; 482 pages; $27.99. Published in Britain by HarperCollins as “The Icarus Syndrome: How American Triumph Produces American Tragedy”; £18.99.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伊卡洛斯综合症:美国狂妄史》。彼得•贝纳特著,哈珀出版社出版; 482页,$27.99美元。英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的书名叫《伊卡洛斯综合症:美国喜如何滋生美国悲》,18.99英镑。可从亚马逊Amazon.com或Amazon.co.uk网店购买。 继续阅读“美国今昔”

益处何在?

阿富汗的战争

May 20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决无机会

War. By Sebastian Junger. Twelve; 301 pages; $26.99. Fourth Estate; £16.99.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战争》,作者塞巴斯蒂安•荣格尔。Twelve 和Fourth Estate出版;301页,售价26.99美元,16.99欧元。亚马逊在线有售 继续阅读“益处何在?”

油墨众生相

新小说
油墨众生相

May 13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不完美主义者》 Tom Rachman著 戴尔出版社;共272页;售价25美元。栎树出版社;16.99欧元

在年轻一代的读者看来,追溯报业往昔辉煌的故事总有些考证工业史的味道,就像描述捕鲸业或蒸汽火车之类的传奇。这本小说是Tom Rachman的处女作。故事发生在罗马,故事的舞台是一份由美国人创办的国际性报刊,曾经有过相当的影响力。这家报社和作者曾供职过的《国际先驱论坛 报》(总部设在巴黎)截然不同。整本书共有11章,由11个人物串联起来。每一章都用锋利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人物。每一章都可独立成为一个精彩的短篇,这些 短篇合起来就汇成一本妙不可言的小说。 继续阅读“油墨众生相”

一股永远向上的力量

创新进化史
一股永远向上的力量

人类进步背后是怎样的生物、文化和经济力量?

May 13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一位理性乐天派描摹的繁荣变迁图》,Matt Ridley 著,Harper与Fourth Estate出版,448页,售价26.99美元,亚马逊在线有售


三十年前,朱利安·西蒙和保罗·埃利希打过一个很出名的赌。作为古典自由主义者,西蒙对生态学家埃利希提出的那些令人沮丧的说法表示怀疑。后者曾因预言所 谓的“人口炸弹”将要引发环境紊乱与人类痛苦而知名。西蒙对其强调资源稀缺性的观点嗤之以鼻,他打赌说,在随后到来的十年中,埃氏挑选的那五种商品价格必 会下跌。结果,投来的“人口炸弹”成为哑弹,西蒙轻松获胜。 继续阅读“一股永远向上的力量”

古调新翻

全球化大学

古调新翻

May 13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伟大的智力较量:全球化大学怎样改变世界

By Ben Wildavsk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48 pages; $26.95 and £18.95. Buy fromAmazon.com, Amazon.co.uk

Ben Wildavsky.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共248页;售价26.95美元(合18.95欧元)购自Amazon.com, Amazon.co.uk

说到“全球化”这个词,总不免让人联想到在全球开疆拓土的公司和打破地域限制的技术。世所公认,默多克和布兰克费恩(高盛执行总裁)是全球竞技场上的大赢家。而成就他们伟业的正是全球化的制胜法则——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 继续阅读“古调新翻”

虫虫危机

蚂蚁的秘密

虫虫危机


一位哈佛大学蚁学家不仅是蚂蚁世界的达尔文,而且也是蚂蚁世界的荷马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Anthill. By E.O. Wilson. W.W. Norton; 378 pages; $24.95 and £17.99.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蚁丘》——E.O.威尔逊著。 W.W.诺顿出版社出版;378页;24.95美元或17.99欧元。可从Amazon.com或Amazon.co.uk购买。

《圣经》说:“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圣经•旧约•箴言篇》第六章还说:勤奋的蚂蚁群“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而今,蚂蚁已将其殖民地拓展到了地球上除南极以外的每个大陆。 继续阅读“虫虫危机”

感怀历史

冷战

感怀历史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The Atlantic and Its Enemies: A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By Norman Stone. Basic Books; 668 pages; $35. Allen Lane; £30.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大西洋和它的对手们:冷战史》 诺曼·斯通著 基础丛书 668页 $35 Allen Lane £30 购自Amazon.com, Amazon.co.uk

想像一下,你被邀请到牛津大学享用午餐。雪利酒和波尔图葡萄酒等各种酒如伊希斯河(1*)般源源不断,席间,正史秩闻,乖语妙谈和真知卓见虽不易领悟,却也愉悦万分。会谈随后在一叶轻舟上,大学公园的轻快散步时继续,不经意间,茶将用尽,又悄悄喝起雪利,兴致倍增,随后就是奢华的“高端”晚宴。午夜时分,你微醉的穿过夜街,依然呢喃不止,已与世界浑然一体。虽说可以逗乐,但无法取代真正的历究研究。 继续阅读“感怀历史”

唯尽人事,死以为期

死刑

唯尽人事,死以为期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The Autobiography of an Execution. By David Dow. Twelve; 271 pages; $24.99. Buy fromAmazon.com

《一场死刑的前前后后》 大卫·道 著;Twelve出版社; 271页; $24.99。点击购买Amazon.com

Last Words of the Executed. By Robert Eld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04 pages; $22.50 and £14.50.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临刑遗言》 罗伯特·埃尔德 著;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304页; $22.50/£14.50。点击购买Amazon.com, Amazon.co.uk 继续阅读“唯尽人事,死以为期”

熹微的希望

邪恶的缅甸军阀

熹微的希望

一个关于劫难和慈悲的故事

Apr 2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游行中的僧人

Everything is Broken: A Tale of Catastrophe in Burma. By Emma Larkin. Penguin Press; 271 pages; $25.95. To be published in Britain by Granta in July as “Everything is Broken: The Untold Story of Life Under Burma’s Military Regime”; £12.99.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满目疮痍:缅甸劫难记事》,作者Emma Larkin,企鹅出版社;271页,$25.95。将于六月在英国格兰塔出版社以《满目疮痍

:缅甸军事统治下不为人知的生活》为题出版;£12.99。从Amazon.com, Amazon.co.uk购买。

 

 

早在1995年,《经济学人》问过现已被软禁的缅甸反对党领袖昂山素姬,她是否对黑暗的祖国抱有希望。“我不抱希望,”她的回答带有一种女教师般的简洁,“但我坚持。”十五年后,希望仍不过是痴心妄想,虽然军阀统治者计划导演一场选举,弄出个所谓的平民政府,

对当局两年前应对破坏性风暴举措的一个鲜活的描述,这本书对乐观主义者简直是当头一棒。什么样的政府会忙于阻止给其人民的救援物资的运输?2008年五月,在风暴“纳尔吉斯”袭击伊洛瓦底三角洲后,在政府自己的估计数据中,即使可能极度低估,也有13万8300人死亡或失踪。然而军阀政府拒绝了大多数外国救援。联合国,无数非政府组织,以及甚至美国海军的援手都被回绝。终于,当部分救援获准进入时,却为时已晚。

Emma Larkin(笔名)是一个住在曼谷的美国人,她曾写过一本乔治·奥威尔与这个国家渊源的书。她获得了进入灾后缅甸的签证,她在这里直面了一个孤立主义的政府和一个对此几乎一无所知的外界世界的冲突。“谁知道我怎么才能获得数据?”一个新来的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无助地问。缅甸没有可靠的数据,就算有,当局也不会允许接触。

写一本讨论为什么军阀如次无情的书因此困难重重。也许他们真的害怕援助会变成入侵的前奏。或者,更有可能的是,在血腥镇压2007年九月佛僧反抗,激起众怒后,他们对放外国人进入十分头疼。

因此,作者只能以讹传讹解释无法解释的事情。有些事情确凿无疑,比如,将军们都很迷信。但有些传言,比如2007年一天深夜,独裁者“大将军”丹瑞的妻子,到缅甸最神圣的瑞光大金塔附近散步,牵着一只狗和一头猪,这可能是真的么?看起来,这个故事是被广泛相信的:因为狗代表星期一,猪代表星期三,昂山素姬小姐的生日是星期二,所以这次散步会让她束手无策。

说不定是算命的建议不接受外国援助的。作者的缅甸朋友提出了这个更简单的猜测。丹瑞认为自己是上古君王转世,皇帝是不在乎他的奴隶过得怎么样的:“他不关心他们的死活。”这一切却不能湮没另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类正义与同情,关于一个被自己军队蹂躏的民族尽其所能帮助他们受难的同胞的故事。确实,缅甸是关于坚持的活教材。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qwerab

中英双语版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4259&extra=&page=1

自家珍藏

 

毕加索在大都会博物馆

自家珍藏

古老庄严的大都会博物馆是如何偶得许多毕加索画作的?

Apr 22nd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收藏中的第一件毕加索作品就是这幅葛楚德·斯坦的肖像。它于1947年来到这里。当时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已经拥有82件毕加索作品。乌龟的确从未超越兔子,但如今大都会博物馆也以500件毕加索作品坐拥美国第二大毕加索作品收藏。现在,其中的300件将于4月27日到8月1日间进行展出。这将是一场引人入胜而又离奇古怪的展览——其中的故事也很值得娓娓道来。 继续阅读“自家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