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新翻

全球化大学

古调新翻

May 13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伟大的智力较量:全球化大学怎样改变世界

By Ben Wildavsk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48 pages; $26.95 and £18.95. Buy fromAmazon.com, Amazon.co.uk

Ben Wildavsky.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共248页;售价26.95美元(合18.95欧元)购自Amazon.com, Amazon.co.uk

说到“全球化”这个词,总不免让人联想到在全球开疆拓土的公司和打破地域限制的技术。世所公认,默多克和布兰克费恩(高盛执行总裁)是全球竞技场上的大赢家。而成就他们伟业的正是全球化的制胜法则——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

在《伟大的智力较量》一书中,Ben Wildavsky认为,全球化的另一强力催化剂是大学。历史上,国际性学术机构的雏形出现在中世纪:诸如巴黎大学,伯隆纳大学之类的古老学院曾招纳在欧洲大陆上游历的学者。19世纪,德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吸纳了全世界的人才。20世纪早期,Cecil Rhode(英国慈善家,珠宝商)和William Harkness 创立了学术奖,目的是为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的一大景象是,教授们都远离故土,遍及海外,这件事甚至成为了当时的笑谈:上帝和教授的不同之处在于,上帝无处不在;教授除了不在此地,处处都有。

到了现代大学,学术全球化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一些大学的全球化还是遵循以往的特点——大学教授和外国同事间合作日益频繁,寻找休假机会的老师借学术交流滞留国外。Wildavsky在书中指出,现在的学术全球化已被赋予了深刻得多的内涵,绝不仅是如公费旅游一般愉快的国际学术交流,。

在全球市场上,学校激烈争夺学生和教师资源。大学都尽量争取更多海外学生入学(尤其是因为留学生大多支付全额学费)。大概有300万学生有过海外留学经历,这个记录近年来屡次刷新。大学的疆域也开始扩张到本土之外。纽约大学就在阿联酋开设了分校。更有六所美国大学在卡塔尔开设了连锁店式分校。几乎每所名校都与中国的顶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当然,学术全球化的发展不会止步于人才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正打造一批国际化的名校,具有足以匹敌美国一流大学的实力。中国和印度集中教育资源,准备倾力一击;法国和德国全力争夺学术精英,以期建立欧洲的常春藤盟校。各国政府倾尽全力的背后,是因为他们相信国际水平的大学最终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一本万利的回报。

Wildavsky曾是教育新闻记者,现在在考夫曼基金会和布鲁金斯学会工作。他写的这本书很吸引人,却缺乏点睛之处。作者想面面俱到,反而造成了过犹不及。首先,他在简述研究报告上浪费了太多笔墨,过多的引经据典又让文章失却新意。其次是关于一些教授的逸事,他们借学术交流之机乘飞机周游世界,却是为参加主题为贫困和不平等的研讨会(这类话题是现代学术研究围绕的中心),描写这种极具讽刺性的话题时,作者缺乏灵感迸发的幽默。Wildavsky应该少和他的那些智库同僚打些交道,这些人整日陶醉于全球知识经济理论;他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因为年轻一代曾切身体会将全球化奉为圭臬的过程,他们懂得全球化的利益,也知道它的隐患。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加奈

中英双语版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thread-35028-1-1.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