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光闪闪

稀有金属

黄金的穷二弟阔起来了
Sep 30th 2010

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冠军获得的奖牌是银质的。从那以后,白银便沦为了老二的象征。不过,近来银价上扬之速已超过黄金(见图,在整个时间跨度之内,银价都压着它的光鲜大哥一头)。9月29日,银价突破22美元/盎司。上一次白银达到如此高度还要追溯到1980年,当时德州石油大亨亨特兄弟(Hunt brothers)妄图操纵银市,使银价一度站上了50美元/盎司。接着,他们的如意算盘破产,银价随之崩盘,兄弟俩只能回去继续做石油生意。

此次银价稳步上升背后的就没有如此精彩的故事了。但此次银价高企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对投资者而言,白银与黄金吸引力相当。弱势美元、低利率以及经济不确定性促使人们大笔购入黄金,将金价推上1300美元/盎司;也促使他们把钱投向与黄金相似的价值储藏物。白银不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之选,而且其价格还受到真实产业需求的支持。 继续阅读“银光闪闪”

残垣断瓦

史蒂文森城争夺战

对冲基金争夺纽约最大公寓综合建筑之战败势已成

Sep 30th 2010 | NEW YORK

这是一处标志性的房地产,这是一场标志性的灾难。史蒂文森城–彼得库伯村(Stuyvesant Town-Peter Cooper Village)由一系列不规则延伸的砖砌公寓建筑组成,11,000套出租单元沿着纽约的东河排列成行。该住宅开发区俗称“史蒂城”(Stuy Town),有大约25,000名居民,大多数为中产阶级。这处房地产在1947年开业用于安置退伍军人及其家人。为了争夺其控制权,人们进行了数次战斗。 继续阅读“残垣断瓦”

账房先生的出走

会计的新时代

世界两大会计团体寻找新领导

Sep 30th 2010 | NEW YORK

标准制定者离职

罗伯特·赫兹(左图)的职业生涯之精彩,在会计师中无出其右者。他在2002年接任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主席的终身职位时,马上就需要处理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丑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两起丑闻全是会计师唆使的。他由于未知的个人原因,突然计划在10月1日离职,这也是在一次部分归咎于会计师的金融危机之后。

赫兹的离任,遗留下一个与国际标准融合的计划,该国际标准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被美国外的大多数国家采用。而IASB的主席,大卫·特维迪爵士(右图)也将在2011年6月离职。尽管大卫爵士和赫兹即将双双离职,大型会计公司以及客户仍希望标准的融合能成为继任者的首要任务(原定2011年中期的最后期限就无所谓了)。

计划中最具争议的问题是如何报告金融资产:以公允市价还是摊余成本。赫兹坚决支持公允市价,他认为用其他的方式将纵容金融欺诈。反对者认为,在市场崩溃时重新评估很少交易的资产,将更容易导致银行业危机,危机的后果也更加严重。其中一些反对者去年将赫兹拉到国会作证,导致公允市价一派的让步。但在近期的提案中,FASB再度强硬,要求大多数资产以公允市价报告。IASB采取了两分的方法,称持至到期的贷款和贷款等价物可以用摊余成本计算,而频繁交易的商品必须以市价计算。

赫兹离开留下的空缺将由FASB的技术总监填补。新任代理主席莱斯丽·赛德曼本身就是一名理事。这意味着政策的连贯性。但2011年理事成员由5名扩大到7名,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赫兹打破了委员会中投票的二比二僵局,让报告标准的提案向公允市值严重倾斜。该提案目前正在征询公众意见,但外界更加青睐IASB的方案而非FASB的。会计公司中的“四大”(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和德勤)以及要在国际上打交道的其他公司,都支持IASB。因此许多人认为,赫兹的离开,将让一个与外界能达成共识的人上位。

与此同时,在IASB,小道消息称伊恩·麦金托什被内定为大卫爵士的接班人。虽然麦金托什是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但他是新西兰人(欧陆人士不想再找个大卫爵士那样的英国佬了)。接任者人选将在年内公布。两个机构的接班人都急需外交才能。新任IASB主席需要讨好很多国家。而新任FASB主席不能再全面使用公允市值,则需要在这一问题上不失面子地让步。更困难的是,美国的新任标准制定者必须将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场一点点推离本土制定的标准,推向世界标准。

译者:qwerab

不得体的出局

意大利的银行联合信贷炒掉首席执行官,联合圣保罗坚持更慎重之道

Sep 23rd 2010

意大利银行界忽现出局。联合信贷银行(意大利最大的银行)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普罗夫莫刚圆满结束美国之行,就接到董事长的电话,告诉他董事会想给管理层换血了。虽然曾就职麦肯锡的普罗夫莫先生耗费了十多年,将该行从无足轻重的机构改造成活跃于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和东欧的欧洲重量级银行,但该行的治理依然是旧派的。

意大利的“基金会”(曾是该行控股股东但如今仅持该行大概13%股份的非营利区域组织)似乎依然控制着董事会。它们担心失去影响力,自从普罗夫莫先生吸引了大批外国股东——包括颇有争议的利比亚中央银行和利比亚投资局(两者共持该行7.6%股份)以及一家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机构(持5%股份)——之后更是如此。这些董事还认为他独断专行。 继续阅读“不得体的出局”

无声杀手

炉灶排出的烟气令穷人毙命。

Sep 23rd 2010 | NEW YORK

交给你了,希拉里

简陋的炉灶能否成为继疫苗和蚊帐之后,又一拯救贫困国家中数以百万计生命的重大构想?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希望如此。她于9月21日启动了一个旨在募集2.5亿美元,以在2020年前为1亿贫困家庭提供清洁炉具的新联盟。该联盟由联合国基金会(the 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这一慈善组织牵头,其支持者中包括政府(主要是已提供5000万美元初始资金的美国),慈善机构(壳牌基金会)和私营公司(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

目前,约有20亿人无法使用现代能源,还有10亿人只是偶尔使用。世界卫生组织估算,他们中许多人使用的烟雾弥漫的炉具,产生出了每年约使200万人早逝的微粒污染。简易炉具也易着火,造成死伤。此外,被浪费的并不只是生命,农村地区村落中的妇女和女孩也将时间与精力耗散在四处游走、捡拾肮脏的固体燃料上,这些燃料从农作物废料到牛粪不等(而将其作为肥料效果更佳)。 继续阅读“无声杀手”

谢谢老爹

朝鲜的大位继承

金正日可能准备把这个不幸的国家交给不幸的儿子

2010年9月23日

朝鲜人基本上是饥饿而又受压迫的;他们大多与世隔绝,而且被人当作幼儿对待。但是,他们拥有使自己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那就是对大腹便便的统治者金正日狂热的英雄崇拜。

这就是外人下星期拼尽全力也要一睹这个封闭王国的原因,他们想看看金正日是否会利用朝鲜劳动党30年来首次召开代表会议之机指定三子金正恩作为继承人。不论金正日做什么,继位问题似乎将摆脱保密状态,而这个秘密数十年来都被裹得严严实实。尽管在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之一看到一个真实的“王朝”令人很是兴奋,但这次权力转移可能造成一些危机时刻——不仅是在朝鲜半岛,对朝鲜仅存的保护者中国来说也是如此。

继续阅读“谢谢老爹”

退出战略

绿色葬礼

保守产业的创新做法

 Sep 16th 2010

“我们可以把她埋掉,烧掉,或者抛掉。”经营殡仪馆这一利润丰厚的行业很少会像英国讽刺电视节目——巨蟒剧团(Monty Python)中所描述的那般露骨,它也肯定不是一种同类相食的掩盖手段。不过在现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中,丧葬仪式依旧袭19世纪习俗遗风,成本高昂。(该产业的)最后一大创新是火葬,如今这种做法也因其在环境方面的代价而受到攻击。2007年对澳大利亚公墓——百年园(Centennial Park)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具遗体火葬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160千克二氧化碳,而土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有39千克。不过土葬的维护工作(诸如修剪草坪等)使得它最终的碳足迹大于火葬。展示阳光的一面

Sep 16th 2010

继续阅读“退出战略”

“杀”能生巧

玩快速动作游戏有助于培养决策能力

Sep 16th 2010
科技对于日常生活的不断渗透往往引发这样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的争论。一些人认为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让人变得更愚蠢而且肤浅。但另一些人争辩说像电脑游戏这样的软件会让人变得更聪明,或者会提高人的某种技能,比如空间感受力。而实际上一个新兴的帮助人们“训练”和提高脑力的行业已经诞生了。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电脑游戏可以改善人们在执行感觉和知觉任务时的表现,这些任务涉及手和眼之间的协调性,以及高度集中注意力。但这样的改善似乎仅限于游戏所训练到的那些任务。这并不奇怪。真正的问题在于电脑游戏究竟能不能带来具有更广泛意义的改善。 继续阅读““杀”能生巧”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经济和市场或受长期因素支配

Sep 9th 2010

金融界似乎都在围着短期效益团团转。评价基金经理的业绩通常以三个月为一个区间;电视新闻重点强调的是股市的每日波动;许多对冲基金算计起来更是以毫秒为单位。

但有些评论者持反对意见,认为历史发展受“长波理论”支配①,经济和市场每隔一定间隔会出现转向。投资顾问罗杰•巴布森(Roger Babson)曾成功预测1929年股市崩盘,他说,市场运行遵循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提醒你一下,他还写过一篇专题论文,题目是“地心引力——我们的头号敌人”。

继续阅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流动不畅

经济聚焦

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需求疲软只是原因之一

Aug 26th 2010

美国人习惯于认为他们的就业市场富有弹性:萧条之后就业形势就会强劲反弹。劳动者一如既往地流向就业机会充裕的行业和城市。但在过去十年,劳务市场像是一名上了年纪的运动员,每次受伤都会更痛,痊愈也要花更长的时间。现在经济回暖已经不止一年,失业率仍在10%的高位。人们忧心,这像是20世纪80年代欧洲大陆遭遇的硬化症。

恢复如此缓慢,部分是因为其经济遭受的是内部重创,而非皮肉擦伤。上次萧条期间GDP跌幅乃战后最大,产出仍远低于潜力产值。没有多少人预计会很快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但现在是连保守的预期都没有达到。危机结束后,就业率实际上是降低了;假如本要加入求职大军的受挫员工辞职,失业率要比现在更高。有经济学家担心,现在除了需求疲软,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劳动者无法就业。失业率居高不下本身存在“结构性”原因。

继续阅读“流动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