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永远向上的力量

创新进化史
一股永远向上的力量

人类进步背后是怎样的生物、文化和经济力量?

May 13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一位理性乐天派描摹的繁荣变迁图》,Matt Ridley 著,Harper与Fourth Estate出版,448页,售价26.99美元,亚马逊在线有售


三十年前,朱利安·西蒙和保罗·埃利希打过一个很出名的赌。作为古典自由主义者,西蒙对生态学家埃利希提出的那些令人沮丧的说法表示怀疑。后者曾因预言所 谓的“人口炸弹”将要引发环境紊乱与人类痛苦而知名。西蒙对其强调资源稀缺性的观点嗤之以鼻,他打赌说,在随后到来的十年中,埃氏挑选的那五种商品价格必 会下跌。结果,投来的“人口炸弹”成为哑弹,西蒙轻松获胜。

而今,英国著名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曾做过《经济学人》记者)亦欲大胆下注。他从已故的西蒙先生那儿接过理性乐观主义的衣钵。里氏在新书中不免质疑那些 权贵们为何态度这般消极,后者认为世界根本无法养活九十亿人口,非洲则注定要衰亡解体,而地球似乎走上了气候灾害频仍不断的不归路。里德利则大胆预言,2110年,全球人口虽然更为庞大,但食品供应届时将会更加充足和完善,且粮食生产所占据的耕地面积也比如 今要大为减少———甚至还可能使大批农田退耕还林。
然而,如果人们的创新步伐停滞不前,甚或开历史的倒车,那么这美好蓝图就会化为泡影。解决另外二十亿抑或更多人口的温饱,自然意味着粮食产量要大幅提高。 由于转基因农业技术在降低化肥、杀虫剂和水利灌溉等投入的同时可使产量剧增,因而它能在未来扮演重要角色。美国和亚洲多年的田野试验表明,转基因农作物是 安全的,不过,里氏理所当然地抱怨了那些崇尚绿色有机生产方式的勒德派人士(Luddite一词原指英国1811至1812年期间参与捣毁新机器的手工业 生产者,现引申为那些反对机械化和自动化大生产的人或组织———译者)仍在不断阻挠着技术革新。
在这部包罗万象的作品中,著者关注于“创新进步”(时而进展缓慢)这样的主题。里氏开篇便认为,人类乃是自然界具备创新能力的唯一物种。诚然,其他动物也 使用工具;而如蚂蚁那样的动物亦懂分工协作,擅于某些工种的专业化。但这些技能并未有所积聚乃至发展,他所提及的那些动物均世世代代重复着既有的技术,未 见些许改良。唯有人能够走在持续创新的路上。
原因何在?一些人以为,或许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使得我们可在技改上小修小补,另有人则认为答案在于人类对于语言的掌控或是其擅于模仿以及运用社交学习的能 力。受过训练的动物学家里德利对这些观点斟酌再三,最后他坚称,单纯研究人脑内部是无法获得合理解释的,真相,应该去外部世界寻找:创新本是一种集体现 象。用他较为露骨的话来说,人类集体式思维的发展途径乃是借力于“思想性交”完成的。

某种程度上,他的理论可谓是查尔斯·达尔文与亚当·斯密两大家的思想交配过后所孕育的“丰硕瑰丽的果实”。里 氏坚称,贸易恰似点燃人类想象力之火的打火石,因为通过它,不仅商品互换成为可能,思想交流亦能得到实现。此外,贸易还鼓励专业化分工,毕竟它为那些专注 于比较优势领域的个人和团队提供了收益。这些信奉术业有专攻的人们相较他们四面出击的竞争对手或先人来说,有时间也有动力去寻觅更好的方法和技术以达成所愿。

恰是这种昔日仅受工业革命推动发展的连续性改良文化解释了那些难以置信的技术创新缘何会在人类社会中层出不穷的现象。回望悠悠历史,似乎芸芸众生皆挣扎于 平静的绝望中,其备受奴役的生活不免打上屈辱和极度贫困的烙印。许多像埃利希先生那样的专家已对前景表示悲观,尽管如此,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反复扮演着社 会救援角色却是不争的事实。

看得见的手


如同西蒙先生于2000年出版的名著《总会好起来》那般,此书亦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数据。里氏试图表明,按多数标准衡量,世界上多数地区的多数人的确过上了 更好的生活。不管你的评估是否考虑了美国加州的空气和水污染,抑或孟加拉国的疫苗接种率以及日本人口的平均寿命等因素,他的结论都是无可辩驳的。不过,书 中原有的一处瑕疵也因而放大了:过多且晦涩的统计资料和计算未被整合成脚注或附录的形式,信息量极度密集,教人读时充满紧张。
另一处弊病则是作者对政府的态度似有稍许的不公。无疑,里氏主张自由贸易,亦提供充足的历史证据以表明政府时常扮演着无能和反创新的角色:“古埃及法老手 上的新技术清单和英国铁路公司或美国邮电总局的一样,薄的可怜”。他尤为质疑强政府,称其与垄断无异,并坚持说,它们“常会陷入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和自私 自利的境地。”

有关政府那只呆滞之手往往压制个人自由和创造力的表述是正确的。然而,作者未能完全承认一些问题的解决事实上需要政府干预———尤其是在市场失灵表现得过 于“离谱”之际。当里氏被迫辞去北岩银行(金融危机期间政府救助的首家英国银行)非执行主席一职时,他对此想必心知肚明。或许里氏会自己的矛盾此解释:眼下确是对资本和资产市场疑虑重重,但他依旧青睐(或捍卫自由的———译者)商品和劳务市 场。
里氏对全球变暖大体上也持怀疑态度,他担心绿色组织今天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有朝一日会因噎废食,好比为治疗流鼻血而将止血带缠在人的脖子上。里氏认为, 假如全球变暖确是存在,也应由能源技术领域里自下而上(bottom-up)的科技创新来解决。不过,讽刺的是,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又不免希望政府“对碳 排放课以重税,并削减工资税。”
此药方固然堪称妥当(《经济学人》亦深表赞同),但作者明确建言征缴“重”税的主张是否就暗示了在矫正市场失灵方面政府理应占据一席之地呢?很大程度上, 他亦掩盖或弱化了空气质量管制条例在治理加州烟尘问题上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书中表述有些避重就轻,对于像催化转换器和低含硫燃料这样的新发明,里氏不免着 墨甚多,而究其源头,这些发明的涌现无一不是强制性技术升级措施(technology-forcing measures)所带来的结果。
对于大趋势的把控,作者却表现出良好的嗅觉。“这个倒置(bottom-up)的世界将成为本世纪的伟大主题”,里氏这部阳光普照的作品在结尾时如此宣 告。这点他很正确。由于全球化和谷歌化(此处Googlisation似喻指自由、开放和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借助谷歌搜索而得到广泛传播———译者)摧枯拉 朽的示范效应,创新已不再是那些身居象牙塔内的科技精英所能垄断的“专利”了。它正日渐衍变为一种海纳百川、无孔不入而又深具民主情怀的探索潮。

倘若那九十亿颗脑袋的创意灵感悉数迸发开来,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曾预言至2110年将以比今日耗费更少耕地资源而养活更庞大人口的那份狂妄或许并非是“痴 心妄想”。毕竟,人类最伟大的资产莫过于他利用某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的能力。我们将这资源叫做———人的智慧。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 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 阅查对。

译者:Alex147

中英双语版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ecocn.org/bbs/thread-35212-1-1.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