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和你的钱包

遏制住那些冗余利厚的计时收费时间

虽计时收费不死,然众人皆欲杀之

Jul 22nd 2010 | NEW YORK

就我收费账单的事,你要我做什么?

律师讨厌与其相关的计时收费制,而当事人更是讨厌; 每个月,当事人们会收到[他们的代理律师送来的]收费账单,账单显示:代理律师[算出的]可用于收费的工作时间数令人生疑,费用高得离谱。通常,计时收费制无法使律师和当事人的利益双赢。律师这个头戴假发、或脚穿白鞋的家伙有一种尽可能把事务办得拖拉些的动机,而当事人则宁可快快胜诉,尔后回家。既然如此,那就显然产生了一种需求——需求一种替代计时收费的方式,您也会希望有人提供这种替代方式。呵,这种替代方式开始出现了。

有许多法律事务(尽管做起来也不是很容易)是主题变奏曲。某些法律文件(如商标注册),相互之间没有太大差异。因此,更多的公司正在使用“文件组合”软件,如由“芭沙系统”研制的软件;“芭沙系统”公司的创始人塞特•罗兰说,他所在公司的软件在组合某类房地产租赁合同时,把所需时间从40 小时减少到1小时。对可自动化处理的文档实行自动化后,使律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其当事人交流。人人都成了赢家(也包括芭沙公司。公司创始人罗兰说:在过去十年间年增长速度都保持在15%至20%之间) 继续阅读“律师和你的钱包”

若隐若现的网络巨擘

互联网投资界新贵

DST,Naspers和腾讯已经在诸多新兴市场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网络投资,现在甚至连西方的网络投资界也开始效仿他们

Jul 8th 2010

 

它们也许没有Google或者Yahoo那么高的知名度,但是他们可以宣称属于同一个阵营。DST的网站占据了俄语互联网70%以上的浏览量,Naspers是非洲最大的网络和传统媒体集团,而腾讯则是按市值计算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互联网公司。

现在,这些公司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在其母国以外出现。他们之间已经在全球范围投资了好几十家互联网公司。其中最具冒险精神的DST已经挥师西方国家,并花费大把钞票购买具有高成长性的美国公司的股分,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入股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 继续阅读“若隐若现的网络巨擘”

寻找稳定方案

BASF收购Cognis
全球最大的化学企业买进一家波动较小的公司的股票

Jun 24th 2010 | BERLIN

 

订货量剧烈波动足以让大多数企业倒闭(原译:足以杀死大多数企业),在化工业却司空见惯。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从涂料到塑料袋所有产品的基础化学原料需求暴跌。全球最大化工企业BASF的利润随着销量和售价惨跌减少五成。虽然现在价格上涨,但通常会引起生产扩大,迅速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最近BASF于6月23日宣布收购非常专业的化学公司——Cognis,试图缓解不停歇的订货量波动(原译:无休止的经济动荡)便也不足为奇。

BASF应对最近几年的动荡比大部分企业做得更好。企业规模起到一定作用:他们总有一些地方的大型工厂能够停工几个月,以便让维护工人拆开机器进行良好保养。产品多样化也发挥一些作用,因为有些化工产品价格可以比其他产品更稳定。而且他们对彻底削减成本的手段足够熟练。 继续阅读“寻找稳定方案”

寻找稳定方案

BASF收购Cognis

全球最大的化学企业买进一家波动较小的公司的股票

Jun 24th 2010 | BERLIN

 

订货量剧烈波动足以让大多数企业倒闭(原译:足以杀死大多数企业),在化工业却司空见惯。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从涂料到塑料袋所有产品的基础化学原料需求暴跌。全球最大化工企业BASF的利润随着销量和售价惨跌减少五成。虽然现在价格上涨,但通常会引起生产扩大,迅速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最近BASF于6月23日宣布收购非常专业的化学公司——Cognis,试图缓解不停歇的订货量波动(原译:无休止的经济动荡)便也不足为奇。

BASF应对最近几年的动荡比大部分企业做得更好。企业规模起到一定作用:他们总有一些地方的大型工厂能够停工几个月,以便让维护工人拆开机器进行良好保养。产品多样化也发挥一些作用,因为有些化工产品价格可以比其他产品更稳定。而且他们对彻底削减成本的手段足够熟练。 继续阅读“寻找稳定方案”

优衣库

独特的定位(别具一格)

讯销零售希望通过一个创新型战略让它由日本最大的服装零售商变成世界最大的服装零售商

Jun 24th 2010 | TOKYO

基本品(服装业术语,表示T恤、袜子和牛仔裤等日常衣物)通常不是服装业里最赚钱的,但却是几乎每一个人衣物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日本公司优衣库很成功,也很有野心,它把基本品变成了摇钱树。优衣库已经占领了日本市场,现在正向世界市场进军。

优衣库的母公司讯销零售是日本最大的服装公司,今年预计销额在90亿美元。当不少日本公司深受国内经济不景气之苦时,讯销零售的生意却兴隆起来。去年,尽管经济萧条(或者说因为经济萧条),该公司的销售量增加了17%,原因就是其产品不但价格十分撩人,而且不乏几分时尚。

讯销零售受到人们拥戴,并被视为新的全球化竞争型日本之楷模。其创始人及老板柳井正出生贫寒,现在却身价逾90亿美元,成了日本首富。据品牌管理顾问公司英特品牌统计,优衣库跻身日本十大价值最高品牌。甚至有人指责说它的低价助长了日本的通货紧缩。 继续阅读“优衣库”

日本的管理学热

德鲁克要上场打棒球了

彼得·德鲁克和棒球竟然击出一本日本畅销书

Jul 1st 2010 | TOKYO
意料之外的管理炸弹

佐芙(ZOFF),一家平价的时尚眼镜连锁店,座落于东京的原宿区(Harajuku),这个你几乎想象不到会有管理学爱好者出没的地方。有一天它的老板,38岁的上野武(Takeshi Ueno),举着一本关于棒球的书来参加员工会议,书的封面上还画着大眼睛的高中女生。它还有一个冗长的标题:“如果高中棒球队的女助理读了德鲁克的《管理》”。上野先生推荐他的员工要阅读此书。而他的销售经理小佐智子(Satoko Osanai),已经读过了。

小佐跟日本许多年轻的职业女性一样,都热衷于此,不是对棒球,而是对已故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她说,读完这本书,她对待同事和客户时开始有所改变。这本流传与大街小巷的小说,销量已超过100万册。据出版商透露,娇媚的漫画封面本来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职业男性而不是女性。然而,几乎有一半的买家是女性。而且,德鲁克的原著,如1973年出版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销量也飙升。在过去6个月售出约30万册,而之前的26年总共才卖出了10万册。 继续阅读“日本的管理学热”

奢侈品来袭:闪电战

奢侈品销售商看涨波兰市场
Jun 17th 2010 | Warsaw

201025wbp002.jpg
奢侈品牌赫然耸现

无论到哪,阿斯顿·马丁牌的运动型双门跑车—-DB9高雅的外形都能招来人们艳羡的目光。而在单调乏味的华沙布拉格街区,DB9则更是鹤立鸡群独领风骚—-今年春天的时候,这片共产主义时期公寓林立的街区,从英国制造商手中取得了该车在波兰的首个代理权。而且不久后,华沙还将迎来宾利和法拉利的汽车展厅;除了高级轿车的销售商,昂贵的时尚品牌品承销商也将加入到该阵营中—-随之而来的有路易•威登和克里斯汀•迪奥的时装店。据统计,尽管2009年全球的奢侈品市场缩水达13%,这些高档商品却在波兰蓬勃发展。 继续阅读“奢侈品来袭:闪电战”

全面翻番

苏格兰威士忌

苏格兰威士忌产量正在激增

Jun 17th 2010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ed edition


长期以来
,苏格兰的威士忌酒商就处于弱势威士忌销量亘古不变,而伏特加的产量却连续二十年保持3.5%的年增长。其原因显而易见:即使是最普通的混合性苏格兰威士忌都要经过3年以上的酿造,而伏特加从酿造到装瓶、运输,最后被享用所经历的时间不过一周。需求萎缩导致许多小型的酿造厂倒闭或是被大型国际化酒厂收购,这也使得该行业逐渐向高端市场转型。如今看来此番转型收效显著。 继续阅读“全面翻番”

一代杂货铺之王的离去

乐购管理层变动

Terry先生离开了他一手推向国际化的英国零售业巨头

Jun 10th 2010
From the Economist

 

总的来说,Terry Leahy先生在乐购的业绩是出色的;他带领乐购,从一个破破烂烂的英国小杂货铺转型成为经次于美国的沃尔玛和法国的家乐福的世界第三大零售商。而在为乐购贡献了一生并担任了14年的总裁之后,这个54岁的利物浦人,于六月八日宣布他将于明年辞职。他留给他的下任,Philip Clarke的是最初被称为‘转型’的困难重重的‘美国历险’。

尽管处于经济衰退,截止至227日,乐购去年的国内税前利润仍上升了10%,达到了34亿英镑(合54亿美元),而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达到了620亿英镑。尽管乐购在14个国家设有商场,‘它目前仍是地区性的商业’Terry这样说。如此看来,乐购在忠实度调查上的创新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市场策略更是为了调查数据。乐购允许个体商场根据其所在地的消费者的习惯来选择他们的货品。就拿列柜来说,如果当地的消费者习惯把即食的咖喱食品和红酒搭配在一起,那商场就可以将这两者放在相邻的位置。 继续阅读“一代杂货铺之王的离去”

课程改革

最近伯克利商学院改革MBA课程

May 2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价值观”目前在各大商学院风行一时。本周大约有300名将从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毕业生将举行宣誓,保证毕业后在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根据最新数据,自去年采用宣誓形式来,今年参加的人数略有减少;但部分由于提出宣誓的作者又推出新书,这个理念正如野火般在商学院蔓延开来。目前,在300多家商学院中已经有3000多名毕业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继续阅读“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