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加里的魅力

加拿大的城市

卡尔加里的魅力

与多伦多的阴霾

Mar 18th 2010 | CALGARY AND TORONTO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一个新的加拿大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的建立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但这个机构设置在哪里尚未确定,需要等待的也就是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刻了。多伦多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加拿大人口第一大省安大略省的首府,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加拿大最大的银行位于这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也位于这里。每天都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律师、会计师和银行家们涌入国王街和湖滨大道周围的高楼大厦中。然而,加拿大政府在将这个新的机构置于哪个城市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将这个机构分散置于数座城市,其部分原因是为了安抚想要分得一些权力的省级监管机构。

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引起了安大略省政界人士的不满。但是,加拿大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中心正在缓慢西移,特别是移向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达的艾伯塔省的商业中心卡尔加里市,这一点已经得到默认。

多伦多仍然能够位居加拿大城市排行榜的榜首。大多伦多有560万人口,几乎是卡尔加里市人口的5倍。位于多伦多的企业总部比加拿大其它任何城市的都多。加拿大最大的20家公司的总部,有10个设在多伦多地区。但现在有6个已经在卡尔加里了。所有这6家公司都是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在落基山脉背景的映衬下,这些公司总部的大楼构成了这座城市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际线。

卡尔加里的发展势头强劲。环绕着这座城市的新建驻宅区一直延伸到山脚下,这显示出艾伯塔省正在吸引加拿大其它地区人口和资金的涌入。根据经合组织下属的一家研究机构的报告,1999至2007年间,位于多伦多的各公司总部雇员增加了14.1%,而在卡尔加里,这一数字飙升为64.6%。阿尔伯塔省的经济迅速摆脱了衰退。该省的领导人消除了环保组织对焦油砂的敌意,这里的石油矿藏主要以焦油沙的形式存在。他们说,如果美国人不想要这里生产的石油,艾伯塔省将修建一条通向西海岸的石油管线,将石油销售给中国。

卡尔加里市市长大伟•布朗康涅对该市很快就能取代多伦多的说法一笑了之。但他承认,他曾对加拿大五大银行中的一个进行过招商引资工作,试图吸引对方到卡尔加里来设立总部。他目前正在进行的招商引资工作,是为了吸引来自中国、韩国和中东地区的银行在卡尔加里设立分支机构。在卡尔加里,写字楼的租金自2008年以来已经大幅下降,但较加拿大其它许多城市还是高。但营业税较低和没有省一级的销售税,使这里的企业整体经营成本低于安大略省。卡尔加里市的目标是要成为能源公司的全球中心。布朗康涅先生说,它的竞争对手是休斯顿、达拉斯和迪拜,而不是多伦多。

这股四处张罗的热心劲与回到东部后感受到的悲观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银行的实力强大,多伦多和安大略省(加拿大汽车制造业的基地)在经济衰退的浪潮中运气不佳。多伦多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多伦多星报》在本月初的一篇社论中哀叹该市日益严重的社会不公,不断恶化的交通拥堵,运输系统的效率低下和税收的增加。这篇社论的结论是:“有一种使人不安但却完全合理的感觉,多伦多已经迷失了方向”。

整个安大略省都有一种让人不安的感觉。莫厄特中心是一家智库,最近为该中心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半数的答卷者感觉安大略省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正在减弱;约有同样数量的被调查人认为,该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大约在三十年前,由于魁北克分离主义的威胁,大量的企业纷纷逃离蒙特利尔而涌入多伦多,使之大为受益。这种威胁已经消退,但联邦政府的政治家们对这个法语省份的各种要求还总是那么敏感。而阿尔伯塔省的政治家们由于该省经济实力的增长而表现得越来越倔强了。

而安大略哪?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商业历史学家乔•马丁的话说,多伦多人长期以来习惯于“认为他们是宇宙的中心”,可以闭上眼睛睡大觉。但一觉醒来,他们发现在加拿大的这片苍穹下,他们的星球(多伦多)虽然仍是最大的一颗行星,但正在进入蚀亏状态,黯然失色。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dqzxf

中英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2009&extra=page%3D1

许愿池

获得饮用水

许愿池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

Mar 22nd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玻璃杯装满了一半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至2008年,世界人口中有59亿,即87%,能够享受到从安全水源获得的饮用水。换言之,这些人从自己家中的自来水得到安全水源,或者是从公共水龙头或是保护井。在1990年的时候,只有77%的世界人口能够满足这样的奢望。然而,在世界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仍然需要大幅改进安全水源的供应。大约8.84亿人仍然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源,这些人超过三分之一生活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东亚地区见证了最近的巨大发展:该地区能够获得安全水源的人口从1990年的只有69%增长到现在的89%。 继续阅读“许愿池”

当喂饱饥民成为政治工具

为非洲提供粮食援助

当喂饱饥民成为政治工具


一个联合国机构遭遇舆论攻击


写于2010年3月18日 摘自《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


至少他们得到了些什么

1962年,联合国创建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以拯救世界人口的生命,而自那时起,该组织机构就发展成为了援助界的泰斗,被一些处于同等水平上的类似机构嫉妒并憎恶。据它报道,每年它的援助对象涉及73个国家,总计9000万人口。然而,一些人仍质疑,它是否在按照起人道主义规范来实现其高尚的目标。 继续阅读“当喂饱饥民成为政治工具”

立陶宛:重振国威

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国家如何震撼了世界

Mar 16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第一天

地震是改变自然地貌的一种可怕的方式,但地缘政治地震却能产生令人赞叹的变化。立陶宛刚刚庆祝了其重新独立20周年。1990年3月11日深夜,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们投票表决一致同意撤掉象征苏联统治的徽章旗帜,恢复国家的独立。

 
现在能看到一些希望了

在当时这似乎是一种毫无成功可能的举动。但这场地震的冲击波震垮了苏联,带来自由,对15个新的国家而言它至少是带来了自由的机会。它使立陶宛能够重振国威,也正如这句成语字面上所表达出的意思,重登世界地图。自1940年被苏联强行吞并后,立陶宛就从世界地图上消失了。 继续阅读“立陶宛:重振国威”

推托搪塞

金融危机和监管的未来

推托搪塞

Mar 1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展望远处方能得出细微的结论。比如,美国金融“寡头”也许更多的是与竞选财务规则和政治性任务有关,而非银行规模的大小。约翰逊和夸克二君只将责任推在银行规模之上,似乎是张冠李戴了。问题是这些敏感的论点会破坏《13位银行家》中苦心经营的邪恶故事。但他们的疏漏也使得本书太过粗略而难以服众。

up? 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猛烈抨击金融政策制定者. 而他们的批判为何不合情理?

Freefall: America, Free Markets and the Sinking of the World Economy. By Joseph Stiglitz. Norton; 361 pages; $27.95. Allen Lane; £25.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自由落体:美国、自由市场及全球市场的沉没》 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13 Bankers: The Wall Street Takeover and the Next Financial Meltdown. By Simon Johnson and James Kwak. Pantheon, 280 pages; $26.95. Buy from Amazon.com
《13位银行家:华尔街接管和下一次金融崩溃》  西蒙.约翰逊,詹姆斯.夸克 合著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与西蒙约翰逊有许多共同之处。两人都在经济决策机构中担任过引人注目的职位(斯蒂格利茨是一位美国诺贝尔奖得主,曾在比尔.克林顿任内出任经济顾问团主席一职,并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 约翰逊持有英美双重国籍,曾任IMF的首席经济学家)。两人不约而同地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批评。他们在金融危机期间对美国政府的救助银行行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华尔街大型银行的国有化争论不休,并谴责奥巴马团队将资金当作赠品注入到势力强大的金融家手中,只会使银行大到不能倒闭的问题愈加恶化。如今两人都著书提出他们的控诉,并给出解答。

今年一月出版的《自由落体》一书,斯蒂格利茨将此次危机的根源,归因于被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和华尔街的政治势力鼓动起来的管制热情。这是一本雄心勃勃的书,分析了学院经济学派失败的原因,并倡导构建一个更为包容、更少贪图享乐的社会。斯蒂格利茨认为,大萧条揭示出了20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形式的根本缺陷。修正这些缺陷就需要对金融管制和全球货币体系进行全面的革新。

作为一名因得利于其在信息不对称领域的研究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斯蒂格利茨在本书中主要研究了市场不完善和误导激励引起的决策扭曲,这种不当激励来自于从原始放贷者到信用评级机构间的各个环节。他对金融业失败的描述并不新颖,却十分到位。

斯蒂格利茨笼统而又时常刻薄地批评“不完善的”政策反馈就远非那么令人信服了。这其中就包括对财政刺激方案的攻击,他说奥巴马团队没能成功地利用“理论、经验证据和常识”,并将银行救助计划描述为“美国历届政府所犯过的最昂贵的错误”。这一尖锐的谴责缺乏事实依据,并削弱了该书其他观点的说服力。实际上,以现代金融资本主义的眼光看来,《自由落体》就是要求有一个更强大的政府来应付所有的市场失灵。

斯蒂格利茨认为金融业需要从结构上做出一些改变——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应该关门——并要有更多更好的制度。他十分粗鲁地指责了如今的政策制定者们,并称他们碌碌无能却蒙特殊利益之惠,却使自己的主张和对政府作为主义广泛的信念听起来难免刺耳。如果政策制定者们像斯蒂格利茨认为的那样悲惨的失败了,那么他更该开始为将来潜在的政府失灵而担忧了。这种自相矛盾正是斯蒂格利茨书中的一处明显的弱点。

《13位银行家》由约翰逊和詹姆斯.夸克合著,夸克曾是一位麦肯锡咨询师,该书的观点更为狭隘,但涉及的历史背景更为宽泛也更具可读性。作者首先讨论了一年前的大西洋银行,该大型美国银行是一个寡头经济集团,这种集团通过自身的财力来获取政治实力,再利用这一政治实力来为自身利益服务。

不同与新兴经济中的垄断寡头,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不会采用公开的贿赂和敲诈手段,他们的工具是些软实力,如为竞选资金捐款,轮流在政府和华尔街任职,以及制造出一种把华尔街利益等同于美国利益的文化。但二者同样邪恶。作者认为,他们的力量解释了为什么奥巴马团队会选用“空头支票”来应对金融危机。

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美国的民主,就必须打倒这些庞然巨兽。作者建议把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资产占GDP比重都限制在4%以下,投资银行则是2%以下。这将意味着六家巨型银行面临着被肢解。

金融寡头怀疑论是美国反复出现的话题。从托马斯.杰佛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合众国银行”之争,到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大萧条时期的财政复兴计划,美国对银行家的态度也在崇拜和恐惧间摇摆不定;踌躇于选择金融业的瓦全还是玉碎之间。约翰逊与夸克二君娴熟地总结完这段历史之后,开始讲述现代华尔街——这个国家历史上最有权势、也最集权的金融部门——不但制造了金融危机,而且还保证利用政府救助使自己获利。

与多数阴谋故事一样,《13位银行家》也蕴含真相。华尔街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势力是可想而知的,并且金融企业对竞选的捐赠数额要远远高于美国的其他所有行业,这使得金融家和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之间的关系异乎寻常的亲密。这无疑导致了危机前对金融业放松了管制,有助于危机应对措施的形成,并明显地干预了危机过后法规上的改革。

但是,和众多阴谋论一样,《13位银行家》也过去离经叛道了。书中对那些与其理论不符的事实和论据视而不见。奥巴马政府实施银行非国有化的决策被当成是寡头权力的初步证据。而对于政府大范围接管美国的大型银行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则通通避而不谈。

两位作者认为银行寡头权力的根源在于美国金融业的规模和集权。却不提实际上美国的银行体系与其它工业大国相比,其与经济的关系在集权和规模上都远远不及。还有那些影响力最大的银行游说团——如反对为金融产品设立新的消费者权益监督者——来自于小型银行团体,而非华尔街的巨鳄们。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diddady

中英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2160

历史性的签字

美国政治

历史性的签字


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医疗改革法案从而使其正式成为法律。那么接下来会怎样呢?

Mar 23rd 2010 | NEW YORK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投票表决之后举行了一个仪式。3月23日周二,医疗改革法案在众议院勉强获得通过仅仅两天后,巴拉克•奥巴马邀请了一干来自各界的嘉宾齐聚白宫来共同见证他作为总统在该法案上签字使其成为法律的那一刻。他说:“我们刚刚庄严昭示了…这样一条核心原则,即每个人都应该在医疗方面享有一定程度的基本保障。”尽管仍有一项附加的“预算协调”法案需要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奥巴马将通过一次公共巡回访问来宣传这项新立法的好处,该法案的目的是让数百万原先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获得医疗保险。 继续阅读“历史性的签字”

不测之云

气候变化的科学

不测之云


气候科学有许多不确定之处,但不能说是有根本上的错误

Mar 1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过去几个月,对那些认为气候科学应该是无可问责的人,是一段阴郁的时光。东英格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UEA)气候研究中心的研究成员所收发的一大叠电子邮件,提供了非常足够的证据,来使人担心部分气候科学的进行方式。虽然从整体–或这些被挑拣出来的电子邮件所能提供的整体–来看,最令人质疑的几句话都是断章取义,而不如怀疑论者描绘那般让人担忧。但这却不能令人心安,这些邮件已然足够可以带来耻辱和罪责。

继续阅读“不测之云”

竞买荷兰,各自为战

艺术观点

竞买荷兰,各自为战


马斯特里赫特艺术博览会买家如织

Mar 1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市场低迷对于艺术展有多种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购买者止步不前,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时兴的或票价昂贵的展会。另一种是交易商为了从不景气中及时抽身,把每年三次的展会缩短为每年两次。或者为了保证达成交易,临时大幅压价。削价显然说明了交易商对市场缺乏信心。

马斯特里赫特艺术博览会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装饰艺术盛会。不过今年的展会面临了一个新问题:虽然不至于平庸到不值一提,但展品大多都很普通。交易商意识到在经济萧条时期很难淘到上等的新品,大多数展品甚至在展会上反复出现。比如伦敦艺术商西蒙·迪金森带来参展的“洛雷当乡村别墅风景”。这幅由安东尼奥·格瓦尔基(注:似应弗朗西斯科·格瓦尔基,威尼斯风景画家)绘于18世纪的杰作,已经是第四次出现在马斯特里赫特的会场上。去年冬天,另一位交易商带着这幅画到纽约参展,却没有吸引到购买者。 继续阅读“竞买荷兰,各自为战”

接受改革

医疗改革

接受改革


奥巴马的医疗改革通过了最重要的门槛

Mar 22nd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来自密西根的民主党议员约翰•丁格尔如此宣布“今天这个日子与我们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的那天同样重大!” 这是3月21日星期天,他在众议院为支持奥巴马总统的医疗改革计划时作的上述表述。这本身一个响亮的宣告,又由于这是出自美国在任最久的众议院之口(他父亲也曾在国会中倡导医改),这番言论显得更有分量。 继续阅读“接受改革”

价格谜团

通货膨胀率

价格谜团

有关通货膨胀的多项数据引发了一场关于美联储何时应该收紧货币政策的争论。
(通胀数据引发争论:美联储该何时收紧货币政策)
Mar 18th 2010 | WASHINGTON, DC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关注美国的利率好不令人乏味!(关注美国的利率走向就好像等看湿漆变干一样)在本月16日举行的会议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作出决定:连续第十次将短期利率目标维持在0至0.25%之间,并且,考虑到通货膨胀之“颓势”,联储申明,这一利率目标极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如今的通胀究竟被抑制在何种状态呢?令人沮丧的是,最近的一组数据均能够为联储中鸽鹰两派的观点提供依据。鹰派质疑长时间将利率维持在低位的必要性,鸽派则反之。 继续阅读“价格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