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白色

白色狂热

May 19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如果要以一场拍卖来窥见竞拍市场对中国珍宝的痴迷与争夺,那就非5月13日伦敦宝龙拍卖莫属了。

前61件拍品的委托人为英国收藏家杰克罗斯的继承人。他的遗孀去年也已去世。这61件拍品中一半为玉雕,其中不少为16世纪的作品。尤为难得的是其中一部分是英国著名战后商人Sydney H. Moss卖与罗斯的。 继续阅读“只要是白色”

喜忧参半

熊彼得

欧元贬值有利于某些欧洲国家,仅限于一定程度

May 2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201022wbd000.jpg

     几年前,全球名流纷纷向万能的欧元顶礼膜拜。巴西超级名模吉赛尔•邦辰坚持接受欧元报酬。说唱歌手Jay-Z在音乐电视里点着一叠500欧元的钞票。美国说唱团体武当派在官方网站上出售的专辑以欧元而不是美元标价。

      时下,欧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和威力。从去年12月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贬值了15%。 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欧元贬值尚未结束。有人甚至说两种货币会达到等值。这对欧洲的自我形象是沉重的打击。可这对欧元区企业而言真的那么糟糕吗? 继续阅读“喜忧参半”

曲线策略

绿色观察

曲线策略

以新的视野对气候政治景观进行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今后应该采取微妙和更加深思熟虑的方法

May 11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布朗设计了18世纪英格兰100多处豪华的古宅和宫殿的园林景观。制定气候政策的人一定要从“能干的布朗”(Capability Brown)那里学点什么哪?根据一组学者和政策活动家最新发布的讨论文件,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案是采用某种类似于舞台监督那样精雕细琢,注重细节的工作方法。布朗刻意回避了简直的道路设计方案。这种设计使来访者从园区的外缘直达处于园区中心的宅邸,而始终向前直行的道路使人有一种单调沉闷的感觉,进而贬低了宅邸本身的档次。他选择的方案是让人们沿着蜿蜒的道路而行,道路两侧依照当时的审美风格而设计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他用森林、湖泊和林间空地来构成景观的曲线和轮廓,用各种美妙的景致遮挡游客的视线,使他们无法直接看到宅邸的建筑物。当游人最终抵达宅邸时,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据说他曾说过:“可望而不可直达,曲径方能通幽。” 继续阅读“曲线策略”

树城礼赞

列克星敦
树城礼赞


为何空间是互联网时代最后的疆域
May 13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201020usd000.jpg

在树城,软件公司Balihoo的办公楼前停放着一排山地车——包括老板皮特·戈伯特在内很多Balihoo员工都骑车上班。如果问起戈伯特先生搬来树城的原因,他就会对这里的生活品质大加赞赏:一年之中300天阳光普照,犯罪事件凤毛麟角,而醉心的户外景致就近在咫尺。戈伯特先生酷爱垂钓、登山和滑雪,而且自从他的两个孩子玩起了高尔夫,每个周末戈伯特先生又得以忘情地与子女们一起打球。

继续阅读“树城礼赞”

好一片绿萌

好一片绿萌

英国的环境政治有点沉闷

Apr 2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英国大选即将在5月6日打响。 这次大选的看点颇多,但是围绕环境环境问题的一番苦战不是其中之一。气候会是各党面对的首要环境问题。三大主要政党—保守党,工党和自由民主党—一致同意有必要采取措施大幅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这一点上,地区党派和大多数的小党派也不持有异议。

最特立独行的要数英国独立党。该党是英国加入欧盟的反对者的传声筒,它的很多政见与持气候怀疑论者不谋而合。它还是克里斯托佛蒙克顿—英国最引人注目的气候怀疑论者—的政治巢穴。蒙克顿宣称“这一切(气候变化)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英国独立党对自己的气候怀疑论引以为豪,并称要撤消2008气候变化法案,拿走学校里阿尔戈尔的宣传气候变化的光碟,只允许风力涡轮机在海上作业等。(根据英国独立党的设想,英国气象局的经费将直接与其天气预测的准确度挂钩。) 继续阅读“好一片绿萌”

世界的中心—美国

移民将美国置于世界的中心,所以放宽移民政策,何乐而不为?

Apr 22nd 2010 | NEW YORK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201017usd000.jpg

广大的移民之所以使美国获益,源于他们勤奋学习和和努力工作的态度——这是标准的亲移民派的说法,当然正确。离开自己的祖国是件大事,这意味着你需要足够的魄力和勇气下移民的决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可思议地普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原因。但对于美国,这里还有另一个不太明显的好处:由于移民们保持着自己家乡的人脉关系,使得美国与庞大的世界人脉网络相连。

继续阅读“世界的中心—美国”

火山灰引发的讨论热潮

梧桐树专栏

火山灰引发的讨论热潮


对于外部突发事件来说,经济是具有非凡适应性的。

Apr 22nd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这趟旅行非去不可吗?这句二战时的标语,在本周火山云使得的航空交通陷入瘫痪之际,即刻跃入人们脑海。然而,商界人士都倾向于认为他们的境外游非去不可,而这场火山爆发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则据估将是微乎其微的。于是,在继非典、禽流感和恐怖袭击这一长串的出游恐惧期后,对于在这场火山爆发后出门的恐惧又开始了。

911恐怖袭击后,人们安全出游的自信心有所降低,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是那次恐怖袭击,它也不过使得美国2001年第三季度的总产量下降了0.3%而已。而诸如此类的其它“外部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影响都很少在宏观经济数据上有所体现。当然,此类事件可能给某些个人和行业带来巨大的困苦。航空客运业以及肯尼亚的鲜花产业即是两个鲜活的例子。但终归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继续阅读“火山灰引发的讨论热潮”

回归云块

回归云块

冰岛火山对空中旅行的威胁仍很烦人

Apr 20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欧洲的机场已经重新开始运营。协调欧盟各国空中交通监管者的欧洲航空安全组织预计大约有70%的欧洲航班将在4月21日既本周三开始运营。因航班取消而积压下来的工作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解决;将错位的飞机和旅客移回原位;将供应链恢复正常。

      冰岛有很多火山,罕见的是这里的所有火山已经平静了十年。那么为什么艾雅法拉火山的爆发会引起如此混乱,并且这对于未来意味着什么?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艾雅法拉火山的爆发与航空旅行异常合拍从而一起搞怪;大部分类似的火山爆发产生的长距伤害远小于此次火山爆发所产生的长距伤害。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尽管不够协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数十年更大规模的火山爆发还会发生。 继续阅读“回归云块”

呼声与抉择

呼声与抉择

选举混沌之下,政党激辩成形

Apr 1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英国政坛的一潭死水终于泛起微澜。曾经,“增效节支”之类不切实际又沉闷的空话充斥着耳朵;财政赤字的真相又让人捉摸不透;况且英国执政党十年来一直束手束脚,一味走中庸之道。终于,真正的政治斗争开始显现,这周发布的竞选纲领充分说明了争论的要点。

工党尽管脱不了陈词滥调,还算有些新意。它的施政纲领在很多细节方面有所突破,主体清晰,有所侧重。然而不变的是,工党又开始打太极,重演它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故伎。表现出善意和积极态度总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纲领中有积极的产业战略、(适度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质量的保证。 继续阅读“呼声与抉择”

品牌康复

熊彼特

品牌康复

Apr 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相当多的公司都在品牌康复诊所里待过

自从1934年以来,备受尊敬的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球俱乐部就一直是美国大师赛的主办方。但在今年,该俱乐部同样主办了另一出大型剧目——重新投放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个人品牌。泰格·伍兹对于鸡尾酒女招待和色情女演员偏嗜的结果是一笔巨额金钱的烟消云散:经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两位经济学家的计算,赞助伍兹的那些最大的公司——比如耐克和佳得乐——在丑闻之后,看到有120亿美元从自己的股票市值上消失。但是伍兹在奥古斯塔受到的温暖接纳表明他正在重现他的星光。 继续阅读“品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