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声与抉择

呼声与抉择

选举混沌之下,政党激辩成形

Apr 1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英国政坛的一潭死水终于泛起微澜。曾经,“增效节支”之类不切实际又沉闷的空话充斥着耳朵;财政赤字的真相又让人捉摸不透;况且英国执政党十年来一直束手束脚,一味走中庸之道。终于,真正的政治斗争开始显现,这周发布的竞选纲领充分说明了争论的要点。

工党尽管脱不了陈词滥调,还算有些新意。它的施政纲领在很多细节方面有所突破,主体清晰,有所侧重。然而不变的是,工党又开始打太极,重演它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故伎。表现出善意和积极态度总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纲领中有积极的产业战略、(适度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质量的保证。

当然,里面也缺不了弦外之音。纲领暗示会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托尼·布莱尔将这个烫手山芋转手给布朗,布朗则一直举棋不定。工党再次宣称会减少对医院的控制,接手表现不佳的学校(大概迫于家长势力)及警察机构。纲领更承诺会予民众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除开表面浮华的辞藻韵律,工党的意思很明确:民众得到的是话语权,不是决定权。英国的政治体系决定了政府是标准和改革措施的最终裁决者,以及最终实施者。唯一会变的是,民众发泄不满,向政府施压的机会多了些。

同样,保守党也有明确的纲领核心,不过一堆讨厌的官腔(譬如“后官僚主义时代”之类)掩盖了本质。纲领主旨是“公权社会”,具体就是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公共事业经营向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和慈善基金开放;政府将建立由财政部拨款,实行自主运营的学校;在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下创立更多的合作项目;社保就业服务项目实行市场招标。另外还有警察署长职位实行民主选举,进一步普及全民选举。

这套纲领也一样,既有缺陷,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政府减少对一系列事务的干预,但没有推卸纳税人赋予它的责任。所以保守党和对手一样。采取是仍是折中方案。仅仅是回到在困难时期,政府依赖民众的执政方针。保守党的经济纲领也缺乏可信度,至少在减轻纳税人负担这方面就令人怀疑。

卡梅伦对放权于民的设想笼罩上了阴影,因为他提出已婚家庭减税的政策,既无知又有装门面的嫌疑,他本意是让政府权力延伸到私人生活中,效果却适得其反。这是官僚主义的体现,正是这种不经思考的官僚主义让美国偏安现状,还得到保守党的推崇。自由民主党主席尼克·克雷格一针见血地指出婚姻减税政策是“身居高位发出的无稽之谈”。(虽然克雷格提出给与地方政府财政补助,但他关于教育和政治改革的纲领与保守党如出一辙,医疗保健上又与工党重合。)

这场争论还是要回到原点上:是国家还是社会?是话语权还是决策权?老谋深算的工党把政府刻画为中立者,保守党则把政府角色淡化到无,但是没有谁是以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实际问题。

紧接着的问题是,哪个纲领有更光明的前途?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谁的纲领更得民心?

各奔溃途

其实很简单,英国长期为失业和教育失衡的痼疾所困,工党的中央集权制丝毫不起作用。布朗总是兜售“全盘交易”和“国民议会”这类词语,在挽救公共财政和解决儿童贫困问题的政令上一贯显得信心十足,随即又被现实击溃的做派,不过是英国的典型症结:一味沉浸在重振帝国辉煌的妄想中。

保守党一直推崇公民权益与义务兼顾的理念,这次经过重新包装的理论仍然有缺陷,因为它回避了毫无联系的两个问题:一种是作为消费者的公民要求政府改善公共服务,一种是公民自发为提高服务质量作出贡献。社区组织真愿意自发管理地区图书馆?保守党候选人卡梅伦能保证激励到位会化为实际行动么?保守党一直将公民行动主义奉为圭臬,明显违背了它的另一口头禅“英国社会已化为齑粉”。托利党人承诺在必要处增加财政支出,听起来颇具吸引力,是不是空头支票,结果还未可知。这一套模式在犯人劳教上有效,在开端计划(英国早教活动)上未必见效。笔者质疑,这些政治化的政策制定是不是和选举委员一样蠢。

所以保守党的竞选纲领虽然和工党有所不同,也注定是一次失败。比如选民的接受度:如果按照纲领实施,公共事业必然在质量上发生巨大变化,同样也富于争议性。政府对施政结果的隐忧也让他们驻足不前,不愿运用手中权力。假设保守党稳握胜券,也许政府有承受恶果的勇气。但是选民缺乏和政府合作的积极性,这样做的结果也许会失去人心。工党直觉经济危机和衰退让某些极其现实的英国人企求国家给予保障,这样的猜想不无道理。工党一位高层人物无奈地调侃道,英国要保留工党的政策,不过换成保守党执政。

按常理来说,决定竞选结果的是言而非行。不过,英国已经为真正在乎结果的人做出了明智有意义的选择。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加奈

中英双语版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thread-33877-1-1.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