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杀手

炉灶排出的烟气令穷人毙命。

Sep 23rd 2010 | NEW YORK

交给你了,希拉里

简陋的炉灶能否成为继疫苗和蚊帐之后,又一拯救贫困国家中数以百万计生命的重大构想?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希望如此。她于9月21日启动了一个旨在募集2.5亿美元,以在2020年前为1亿贫困家庭提供清洁炉具的新联盟。该联盟由联合国基金会(the 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这一慈善组织牵头,其支持者中包括政府(主要是已提供5000万美元初始资金的美国),慈善机构(壳牌基金会)和私营公司(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

目前,约有20亿人无法使用现代能源,还有10亿人只是偶尔使用。世界卫生组织估算,他们中许多人使用的烟雾弥漫的炉具,产生出了每年约使200万人早逝的微粒污染。简易炉具也易着火,造成死伤。此外,被浪费的并不只是生命,农村地区村落中的妇女和女孩也将时间与精力耗散在四处游走、捡拾肮脏的固体燃料上,这些燃料从农作物废料到牛粪不等(而将其作为肥料效果更佳)。 继续阅读“无声杀手”

广播网络起波澜

国际广播

西方国有新闻团队在发展中国家左支右绌,难以维持昔日影响力

Aug 12th 2010

作为一个在阿富汗长大的孩子,萨阿德·穆赫辛尼经常看到他父亲收听BBC世界广播和美国之音:就连可靠的国内新闻都只能从这种渠道获得,更不用说国际新闻了。现在不一样了。穆赫辛尼建立了一家卫星新闻频道,用达里语和普什图语24小时播放。他希望尽快在无线电视上播放。这些后起者让西方政府在最需要被听到的地方失去了话语权。

国家拨款的媒体如鱼得水的时期是在冷战,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善和恶的宣传战争无休无止,赢得了大笔的预算。强力的短波信号需要昂贵的设备;争夺频段则免不了国际角力。这是大国的游戏。BBC全球新闻的主管彼得·霍罗克斯回忆道,那是个“惬意的世界”。 继续阅读“广播网络起波澜”

西区码头纪事——周三

记者日记

本刊逝者专栏编辑日记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九日| 布赖顿

 

周三

漫步唐斯丘陵[1],必有幽魂为伴。此地景观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且不论富有近现代意味的垄沟或天线杆,古韵古风的采石场、坟冢和梯田遗迹既已俯仰皆是。海风凛冽(两只卷毛绵羊可是先知先觉),我在一处墓冢旁躺下避风,新石器时代[2]先民的魂灵正蹑足穿过草丛。绵羊脚步沉重地走开,而那些魂灵还在。先民喜欢这里的海景和难得的艳阳,我也一样。白垩岩[3]中还留有他们用过的刀具残片,他们曾在此耕作,似乎不太在意欠佳的收成,也不曾考虑移居到富饶的谷地。在阳光下看着我写下这篇日记的就是他们:脸盘宽阔、面相陋野而态度和善。他们沉静的气息正从山下飘过。

草地上生着芒柄花[4]和杓兰花[5],这些花也招引游魂。来的是些中世纪的亡灵:生前是农人的,或撂下木头农具,整个人扑通一声躺下,或在某个春日犁耕贫瘠的田地,土中燧石[6]坚硬难翻,害得他大汗淋漓,或拔出腰间的长颈酒瓶痛饮一番,或遮在自己斗篷之下躲避蒙蒙春雨;若是少女,定是穿着绿袍跟黄色便鞋,散开发髻,一个人自在奔跑。蓝得如欢歌般的虎尾草[7]也属于中世纪的他们,还有小米草[8]——旅人见到它,疲惫都会消减。有这些花的地方,就有旅行的意义。中世纪的旅人刚经过这里,就在前面不远——要是我跑过去,准能赶上,趁他们还没在林中消散。 继续阅读“西区码头纪事——周三”

未来之国

社交网站和独立王国

尽管用户群庞大,Facebook仍不算主权国家——但是,探索之路已经开始。

Jul 22nd 2010 | berlin and san francisco

 

成为英国首相两个月或数月之后,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希望从某些人获得一些建议:如何才能在首相位置上让人觉得他对数百万民众恪尽职守、为国为民——这当中许多人希望他能够做些事情,即使许多时候他都无法和他们握手。

他没有向任何一个政府部长求助,而是咨询…马克·扎克伯格——获得惊人成功的社交网站Facebook之创立者和老板。(该网站今年7月21日宣布拥有用户数量从2009年初的1.5亿上升至5亿。)本月一部良好宣传的在线视频中,两位名人就网络如何帮助政府交换意见。这仅是一位政治领袖向私营企业寻求指点吗,抑或类似外交活动,两大国家元首互换看法呢? 继续阅读“未来之国”

当死神来敲门

善终品质

各国善终服务排名一览

Jul 15th 2010

酒店和商店通常利用客户满意度调查来改进服务。可是,普通的调查却无法用于了解死者的善终服务质量。因此,连氏基金会委托本刊姊妹公司——经济学人智库策划一项善终服务排名的调查。7月14日的调查报告公布了40个富裕国家的排名。

英国名列榜首——英国医生们对于医疗体系的缺陷表现得十分坦诚;重病患者也能得到足量的止痛药。此外,尽管英国只有4%的患者在临终护理院中死亡,但是这些护理院始终运作良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名列前茅也是因为如此。 继续阅读“当死神来敲门”

气候战争

安全与环境

正在变暖的世界是不是意味着将发生更多不可避免的冲突?

Jul 8th 2010 | Trondheim
 

随着地球不断变暖,洪涝灾害、暴风雨、海平面不断上升及干旱等将迫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背井离乡,并由此产生可怕、波及面更为广泛的后果。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巴拉克•奥巴马表示,气候变化将在未来几十年里引发更多的冲突。他说这些话的依据不是来自那些“环境威胁论”散布者,而是一帮美国将军。

奥巴马的预测几乎成为了人们全盘接受的“古训”。像雪花般涌现的新书,名头不外乎《全球战争》、《气候冲突》,它们认为世界末日已离近在咫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院克雷欧•帕斯柯预测,洪涝灾害、暴风雨、印度洋季风失调及农业歉收必然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影响,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领域。未来世界将混乱不堪、暴力不断。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杰弗里•梅佐将气候变化视为“生存威胁”,担忧那些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能力低的地区可能出现“国家分裂及内部冲突”,特别是在非洲。 继续阅读“气候战争”

开门的钥匙哗哗响

刑事司法改革

减少犯罪,降低成本

Jul 1st 2010

英格兰和威尔士一半的罪行,系有前科的人实施。几乎一半的刑释人员——以及60%短期服刑人员—一年之内会再次被判入狱。国家干涉至今未能解决屡判屡犯的问题,而只能盲目地耗费巨资将把罪行不严重的人不断投入监狱。司法部长克拉克(Ken Clarke)6月30日宣布将审查判决机制时发表上述看法。

英国人最担忧的就是犯罪,哪怕最近对经济的忧虑超过了对犯罪的忧虑。但是过去10几年来,随着囚犯人数猛增,犯罪率已经下降。前一趋势始于1993年,当时保守党政府的内政部长霍华德(Michael Howard)说“监狱效果好”,后来继任的工党也对此奉若神明。按照欧洲的标准,英格兰和威尔士判决相当大一部分人口入狱服刑(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单独汇报数据):每10万人中有154人入狱,相比之下,德国为87人,法国为96人。(全球所有国家中美国的入狱人数最多,根据伦敦国王学院的统计,每10万人中有753人入狱。) 继续阅读“开门的钥匙哗哗响”

借鸡生蛋

世界杯足球赛

来自全球的球员们即将参加最伟大的运动盛会。而球员的老板们也许是带着五味瓶观看赛事。

Jun 3rd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从本月十六日开始,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全世界会有半数眼球因恼怒、厌烦或冷漠而睁得滚圆。而另一半眼球则会盯住起居室、酒吧或办公室(还得允许)的电视或电脑屏幕,观看从南非直播的足球赛。足球运动是本星球最具大众化的运动。最盛大的国际节日——国际足联“世界杯”赛即将拉开帷幕。

因为世界杯有一个庞大的全球性观众群,在出售播放权和广告权上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尽管足球的全球管理机构“国际足联”最近为确保赛事万无一失、准时开赛,又不得不额外投入了1亿美元,仍可预期从非洲的第一个“世界杯”赛事中获得可观的利润。据花旗银行估计,上一次(即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收入了18亿美元.“国际足联”多半是将收入再投入到足球运动上,例如训练年轻人。 继续阅读“借鸡生蛋”

一个保存得很好的秘密

同志在发展中国家的人權

在贫困国家,同性恋遭遇攻击—不仅是由于“本地文化”


                          
毛里求斯之战

他们犯下的罪行是“粗俗”且“不道德的”。他们被判处14年苦役。法官说,其中一个意图是杀一儆百。而他成功了。马拉维(非洲国家)法庭上个月惩处了一对已经订婚的同性恋者Steven Monjeza 和 Tiwonge Chimbalanga,其举动吓坏了很多同性恋恋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这对恋人是同性恋镇压的最新受害者。 继续阅读“一个保存得很好的秘密”

鱼龙混杂

人权问题

近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权拥护者

May 27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瓦文萨,重回征程

人权的意义大概在于,它适用于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无论国籍,性别或政治倾向。而人权的支持者应该团结一致。

理论就到此为止。在现实世界中,投身于人权事业的组织和个人在日益分化。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以色列,却无视其自身主要成员国的罪恶,又在宗教问题上向伊斯兰势力的压力屈服,这让西方的成员国十分愤怒。 继续阅读“鱼龙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