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式使命

危地马拉的犯罪与政治

联合国检察官辞职与敌同归于尽

Jun 17th 2010 | guatemala city

 

Castresana考虑政治自杀

附近帕卡亚火山爆发三周后,危地马拉城的人行道上灰烬依然。6月7日,第二次爆发震动了这个城市,不过这一次是政治爆发:危地马拉反对有罪不罚国际委员会(CICIG)的负责人西班牙籍检察官Carlos Castresana辞职。CICIG是联合国和危地马拉政府在2007年成立的机构,旨在调查有组织的犯罪及此类犯罪与国家的勾结。Castresana先生在一次简短的声明中,谴责该国政府未能支持他根除长期以来渗透政府的犯罪组织。 继续阅读“自杀式使命”

分歧日益扩大

东帝汶和澳大利亚

大家好,我来自东帝汶,在这投诉一些事。

Jun 17th 2010

东帝汶领导人令人吃惊地原谅印度尼西亚在他们国家里24年的野蛮占领,但似乎对澳大利亚缺少容忍。6月21日何塞•拉莫斯•霍塔(José Ramos-Horta)总统启程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他将表达一些不满。

其中,澳大利亚作为该国最大援助国之一,把他们的援助浪费在外国顾问身上。同时,一家受欢迎的美加联合非政府组织——和平红利信托(Peace Dividend Trust)为本地创造了许多迫切需要的工作,却眼睁睁看着来自澳大利亚海外发展署(AusAID)的资金枯竭。拉莫斯•霍塔先生曾写信给澳大利亚大使馆,告诉他们该组织的项目比其他任何经济援助项目“拥有更实际重大的影响”。

在帝汶海与澳大利亚共有的油气富集田问题上,东帝汶积怨由来已久。自从2002年独立,两国间共同开发资源的谈判一直很激烈。澳洲第二大石油公司Woodside近期提议从海上浮动平台而非东帝汶国土开采“大阳升”油气田(距离东帝汶海岸150公里,合93英里)。这种行为激怒了政府,因为他们急需为大约100万仍在快速增长的年轻人提供工作。在城市地区青年失业率达到35%。

Woodside声称建设陆地平台的成本和技术风险要大得多,必然要铺设一条管道通过一个“地震频发”的3千米深海沟。Woodside是一家私人公司,但其与东政府的争执加重了东帝汶关于澳大利亚试图过分攫取帝汶海财富的看法。

总理沙纳纳•古斯芒威胁要否决Woodside项目,即便这意味着放弃数十亿美金收入。他说,许多贫穷国家“沦为庞大的能源巨头们的牺牲品”,之后,他夸耀“东帝汶将因为阻止这个势头而名垂青史”。

这个棘手问题不仅指所谓的国家主权,还包括自卫问题——尽管从1999年起澳大利亚军队已经两次在东帝汶领土造成破坏。自2002年起六年时间里,澳大利亚尝试劝说东帝汶加入他们的太平洋巡逻艇计划,即澳大利亚船只代表南太平洋国家巡视相关海域。著名东帝汶籍时事评论员何塞•庇乐(José Belo)写到,巡逻艇计划之后一系列事件使东帝汶仿佛被迫“失去主权”。中国的商业影响力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形见绌,他们急切希望摆脱这种无力感,便卖给东帝汶两艘炮艇。

大部分东帝汶人民都记得澳大利亚在印度尼西亚统治时期的东帝汶做的那些丑事,尽管不喜欢喋喋不休地抱怨,拉莫斯•霍塔先生还是希望站在东道主(表示不满)。正如庇乐先生指出,“我们不喜欢被耍的团团转。即便我们认为不能获胜,我们仍将为之奋斗…这事关国家荣耀。”那请看看印度尼西亚(做的事吧)。

译者:霜落横湖

伊朗令巴西處境尷尬

巴西外交政策



我們絕不向壓力低頭


魯拉因在德黑蘭的冒進而顏面盡失

Jun 17th 2010 | Brasilia

自1946年起巴西雖然曾十度出任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但從未投票反對安理會多數成員支持的決議案。但是,六月九日,巴西和土耳其卻連袂反對進一步制裁伊朗案。在表決過程,巴西不僅與舊愛歐美強權背道而馳,甚至與新歡俄羅斯、中國不相為謀,一切都是因為伊朗的核子計畫引起關注。為何魯拉政府會為毫不相干的伊朗惹禍上身呢? 继续阅读“伊朗令巴西處境尷尬”

伊朗大选周年记

仍然稳坐钓鱼台

无标题.bmp

联合国安理会6月9日投票支持制裁伊朗,但伊朗总统不管是在国内外仍是一副自信满满,成竹在胸的神气。

Jun 10th 2010

去年此时,总统大选迫在眉睫,伊朗似乎正站在一场巨变的边缘。首都德黑兰,以及其它城镇的大街小巷挤满了反对派的支持者,艾哈迈迪-内贾德, 这个国家极具煽动性的总统,似乎很有可能被赶下台。

但结果却是现任总统大获全胜。很明显,艾哈迈迪-内贾德是靠大规模舞弊蝉联总统宝座的,这也导致了持续数月的社会动荡。现在,总统的支持者声称,那些“背信弃义”的反对派已经瓦解,伊朗已经返回正轨。这份信心在伊朗国内就反映在压迫无处不在,仁慈却鲜有耳闻。伊朗的政策已经结下了苦涩的果实。 继续阅读“伊朗大选周年记”

坦桑尼亚大选——缘何如此匆忙?

坦桑尼亚总统试图让事态出现突飞猛进,但却运气不佳

写于2010年6月3日 |达累斯萨拉姆 | 摘自《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

如今,以商业环境来论,世界银行将坦桑尼亚在世界上的排名列为黯淡的第131位,在东非联盟中的地位是直线下降。邻国乌干达排名第112,而肯尼亚则排名第95。远远超过东非三大佬的是排名第67的小国卢旺达,作为一位强劲竞争者,可谓是崛起得相对太晚。坦桑尼亚在这个穷困地区处在落后的地位。坦桑尼亚国父朱利叶斯•尼雷尔所建立起来的国家堪称非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他所崇尚的主义让人们的有了团结的思想,但却没让他们拥有迎接21世纪的武器。坦桑尼亚依旧步履蹒跚、基建不够坚实、电力供应时有时无,而国家的大多数公路都亟需修建于修补。 继续阅读“坦桑尼亚大选——缘何如此匆忙?”

国际刑事法庭

为什么非洲仍需要它

海牙的法庭正努力把自己推销给疑虑重重的非洲人,这些人提出的许多用于建立制度的想法并许多人认为是遥不可及与效率低下的


写于2010年6月3日 | 坎帕拉 | 摘自《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

本周,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城外的维多利亚大湖畔,一群所谓的大人物在这里一个奢华的度假村进行了会晤,对国际刑事法庭自2002年成立以来所完成的工作进行着首次审查。乌干达提出要主持这次会议,来向全世界证明一些非洲国家的确是支持国际刑事法庭与其崇尚国际公正的理念。在国际刑事法庭方面来讲,它努力地迎合这乌干达以试图去改善与非洲大陆各国领导人的紧张关系,因为国际刑事法庭在非洲执行了其大多数任务,还因为国际刑事法庭在非洲还远远没有得到当地民众的接受。除非国际刑事法庭能够赢得更多的尊重,并能证明在非洲的行动切实有效,不然国际刑事法庭在其它地方的成功几率则将会下降。而且,如果国际刑事法庭无法在非洲站住脚,那么建立一个更加全球化的司法制度也许就会失败。 继续阅读“国际刑事法庭”

大选过后的苏丹

重回到旧日糟糕的日子

现在苏丹大选已经结束,镇压行动死灰复燃


写于2010年6月3日 | 喀土木 | 摘自《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

 

图拉比的穆斯林头巾让巴希尔真是压力重重

自奥马•阿尔-巴希尔在1989年在一次政变夺取政权,他便有意要在面临重压之下才去实行民主自由。2005年所签署的结束了北方阿拉伯人与南方黑人之间21年内战的和平协议,减轻了对非穆斯林执行的伊斯兰教教法(南方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委屈)的强度,并在西方国家的催促下,为整个苏丹提供一个自由与公平的选举环境。今年四月,当投票过程结束之际,巴希尔在首都喀土木的政权为反对党政治家与媒体记者给予了一定的自由言论与民主的空间。但在选举结束,巴希尔先生在弄虚作假的投票下确定成为苏丹总统之后,他再次以迅雷之势并强烈地控制住了一切。 继续阅读“大选过后的苏丹”

上帝之城神奇時刻

巴西治安



良好的治安、有效的政府和健全的經濟開始在巴西故都最暴力和骯髒的角落發揮影響

Jun 10th 2010 | RIO DE JANEIRO

由於電影《上帝之城》在2002年推出,「上帝之城」(Cidade de Deus,里約熱內盧郊區的低收入戶住宅方案)成了這個鞭長莫及的城市角落在國際上的知名象徵,這個骯髒角落已經為害巴西這個饒富魅力的城市數十年之久。赤軍連(Comando Vermelho,重武裝的販毒幫派)支配了上帝之城約六萬名居民的生活,以及周圍的貧民窟(favelas,窮人用塑膠包裝袋自建貧民窟的巴西名稱)。那些幫派分子,其中一些是青少年,由於警方戰力不足與主管機關收賄而置若罔聞,加強了他們的恐怖統治。 继续阅读“上帝之城神奇時刻”

定要回还

叙利亚归国流散人口

叙利亚政府会深入改革以吸引移民归国吗?

Jun 3rd 2010 | DAMASCUS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被称作“小委内瑞拉”的叙利亚南方小镇苏韦达出产阿瑞巴饼,有着以拉美革命领袖命名的道路,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也曾出访此镇。苏韦达因其西班牙及葡萄牙的影响而久为人知。这还要感谢19世纪和20世纪外出工作又定期往返的几代叙利亚及黎巴嫩人。与阿根廷,巴西(5%的巴西人自称源自中东),智利及委内瑞拉之间的持久连系使叙利亚足以骄傲地自称世纪最大马黛茶进口国。经济的开放和投资机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归国侨民,叙利亚也将拥有更多外国风情的飞地。 继续阅读“定要回还”

維持目前的政治路線

哥倫比亞總統大選



桑托斯幾乎已勝券在握,哥倫比亞選民寧願穩健不要空談

Jun 3rd 2010 | BOGOTA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面臨緊繃的選情,候選人Juan Manuel Santos在五月三十日哥倫比亞總統大選投票日卻似乎異常地平靜。前國防部長Juan Manuel Santos是即將卸任的高人氣總統Álvaro Uribe支持的候選人。可是,他低調沈悶的競選策略卻似乎讓這場原本可以輕易獲勝的選戰變成一場政治對決。投票前一週公布的最後民調結果,他竟然與前波哥大市長Antanas Mockus不分軒輊,Mockus暢談清新乾淨的政治,抓住哥倫比亞中產階級選民的想像力。民調也指出,第二回合若由他們兩人對決,Mockus可能會勝選。 继续阅读“維持目前的政治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