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中国的学术欺诈

大范围的学术欺诈可能会束缚创新的推动

Jul 22nd 2010 | BEIJING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经常也很铿锵的谈及培养创新的必要。他给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现状:维持经济增长和竞争力需要中国超越单纯的劳动力拉动型生产,走向发明,创新以及其它的一些发展进步这样的知识型产业。

然而,要做到这些会很难,尤其是在中国以无处不在的学术和科学违规而闻名天下的情况下。中外学者都说,学术欺诈仍然很猖獗,从捏造数据到学位造假,实验室伪造以及大范围的剽窃,无所不在。

最近最引人注目的的案例集中在唐骏身上,这是一位著名的经理人,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同时也是一本流行书籍《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作者。他最近因为造假而被起诉,他声称自己手持盛名远扬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他对此的回应是出版社弄错了,事实上他的学位是来自另外一所大学,没那么出名的一所加利福尼亚的学校。

另外一个案例涉及到一位知名的中国学者的剽窃,这一事件引发了专家们对于引进调查的讨论。一位西方学者详细讲述了一项社会科学项目最近是如何受到危害的,当项目组把数据收集外包给一家中国公司的时候,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很轻易的就私自填写了调查表的空格。

这种不诚实的问题在中国并不罕见,但是糟糕的同行审查机制,令人误入歧途的一些诱因以及对学术行为检查的匮乏,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欺诈变得更普遍。一位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的专家曹聪指出,因为搞学术的人希望通过公开发表刊物的数量而非质量来晋升。这样一来,奖金同学术严谨毫不相干。那些很少为了造假而发表文章的资深的高级科学家也从不给后辈树立好的榜样。

大范围学术造假的寓意深远。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enis Fred Simon博士称,与日俱增的造假的迹象“呼吁我们质疑中国科学事业的整体信用 – 而且很遗憾,这又会使大家担心中国产品的安全程度以及来自中国的信息的可靠性时雪上加霜。”

事实上,国外的科学家可能想同中国撇清关系,因为他们担心会卷入丑闻中。今年早些时候,在发现70篇由中国人提交到国际期刊的关于钻石构成的论文涉嫌抄袭后,柳叶刀医学杂志呼吁中国政府“加强学术诚信方面的管理”。迄今为止执行的一些该杂志的建议并未成功的深入到中国的科学家为什么会撒谎的根源中。

        可以感受到的另外一个直接的成本可能会是在中国学生申请外国学校的时候。招生的官员对于模式化考试的近乎完美的成绩和来自教授的溢美之词表示怀疑,而这些在中国学生的申请文件中都是家常便饭。其中的风险是,真正有能力的学生会因为对方对造假的怀疑而被拒。但是至少外界对于中国学术的平等看待会起到帮助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海外取得学位后回国任职,创立了一种非正式的帮助外国人确认申请者资质的系统。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改进,但是却可能令中国收益良多。

译者:evensan

“复制成功”的4个回复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