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美国报业

报业险境求生,彻底改革势在必行
Jun 10th 2010 The Economist

一年前,报业陷入绝境,在报业岌岌可危时,发生了什么?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恐慌下,许多曾选择报纸的广告商和读者转投互联网的怀抱。诸如《旧金山纪事报》的报纸已着手为自己的命运编年记事。联邦贸易委员会已召开一系列的会谈研讨如何拯救报业,商榷是否将报业转变为公益性公司或由各州政府提供资助;并计划于六月十五日再度商讨。日至今日,这样的研讨似乎跟不上报业行情变化了。

放眼全球报业,危机并不明显。德国和巴西报业对危机嗤之以鼻。即使在身处全球经济风暴中心,美国报业亦走过困境并重新开始盈利,虽然远不及几年前高达20%的盈利率,但不管怎样至少现在有钱可赚。

虽然情况好转,却不可过于乐观。许多报纸通过裁减记者渡过难关。据美国新闻编辑协会统计,2007年(全美)报社编辑职位缩减了13500。报纸售价上调,但提供的服务却在减少。一些报纸甚至下决心取消了偏远乡村的报纸配送业务。事实证明,这些铤而走险的措施是有成效的,不过对于记者而言却是不幸,他们被迫离开/被舍弃了。

摒弃奥提斯模式

随着报业广告收益和发行收益结构更为合理,报业的运营日趋平衡。长期以来,美国报业畸形发展,过于依赖广告收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2008年,美国报业87%的利润来自广告。而同期日本的比例为35%。理所应当,日本报业更为稳定。

这场(人事调整的)旋风席卷编辑部,无人幸免。报社中最不具特色的部门损失惨重。汽车和电影评论员黯然离开,科学和通用商务报道人员也未能幸免,驻外办事处被无情的撤销,报纸显得不那么完整了。但现今,报纸的内容涵盖面已不再是优点,看看奥蒂斯•钱德勒德的成就—《洛杉矶时报》的最终命运就知道了。

借助家庭势力,钱德勒最终于1960年控制了《洛杉矶时报》。在他接手以前,《洛杉矶时报》内容局限于当地,观点狭隘、言论保守。钱德勒抛弃了抵制同化的教条,致力于在美国西海岸推出能与《纽约时报》(位于东海岸)分庭抗礼的报纸。新生的《洛杉矶时报》选用大量外国新闻以及严肃、客观的报道。在当时,这样的改革成效斐然,但在因特网时代,就不那么实用了。在过去几年,《洛杉矶时报》不得不多次裁员,2007年被一地产巨头收购,最终在2008年申请破产保护。

与《洛杉矶时报》同命运的报纸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在很多方面他们都出类拔萃;但在打造特色吸引读者购买这方面都差强人意。《洛杉矶时报》的外国报道的确非常精彩,但读者很难断言/认定它就一定比《纽约时报》或国外媒体的报道更出色,实际上,通过个人电脑和iPhone(上互联网),洛杉矶的居民可以不受限制的、免费取得大量国外媒体报道。同理,为什么每份主要报纸都有自己的汽车评论的意义同样不明确:丰田花冠就是丰田花冠,不会因在阿尔伯克基(新墨西哥州)或在亚特兰大而不同。推而广之/扩展开来,指派大量记者跟在总统候选人或体育队员身后的理由同样不甚明了。报纸应该侧重于报道他们最擅长的内容,对大多数报纸媒体而言,那就是当地新闻和体育赛事。如果报纸通过通讯社或国家相关机构部门获取其他版块的新闻,读者们未必会抱怨,只要这些新闻巨头之间仍存在竞争,保持新闻质量(多亏互联网的出现,竞争和发展才有可能)。对报纸而言,专门化才能提高质量。

前景令人沮丧,更多的撰稿人会失业。无论报纸选择通过纸质印刷品还是电子稿形式发行,它们需要的是出版更有特色的内容,诸如苹果iPad的新科技只是让这个认知更为实在。仅仅依靠更新设备,购买更光滑的金属玻璃印板并不能化腐朽为神奇,诱导人们购买报纸。民众愿意花钱,只要他们认为报纸上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如何使报道有价值,才是报业始终不懈关注的焦点。

译者:lvvictoria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