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买不来爱

私募股权

2010年6月3日 纽约 《经济学人》印刷版


私募股权公司力保其税收补贴

“差不多所有人都恨我们”,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经理说。这个行业曾经以其不受欢迎作为荣誉的象征。如今,国会认为,税收补贴对私募泡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试图将其减少。这位私募经理还说,“国会议员和参议员里没有人代表着私募股权的利益”。即使是业界最有名的人物、最大的收购公司之一的黑石公司老板斯蒂芬•施瓦兹曼也无计可。他奔赴华盛顿特区游说议员不通过这些提案,但看来是徒劳无功的。众议院已经通过了这些提案,参议院预计在本月考虑是否通过。

国会正在讨论一项关于2010年美国就业与填补税收漏洞的法案,这将改变对附股权益的税收处理,也就是私募股权公司的收益,以及其他投资合作伙伴的基金收益。当前,比起收入所得税税率的35%来说,附股权益税率较低,因其按照资本增值税征收,为15%。这项法案提议改变该税率,即从2013年开始,附股权益的75%按收入所得税征收,另25%按照资本所得税征收。这听起来繁琐,但涉及的总额却不小。税收改革将在未来10年获得180亿美元的收入,主要影响到私募、风投、地产、以及一些对冲基金。

该法案的反对者表示,附股权益是一项有风险的长期投资,理应享受资本所得税的对待。私募股权公司只有在基金表现良好、投资者得利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收益;并且也只有在投资者拿到收益后才能分到自己那杯羹。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有风险就将其收入归为资本所得,就有点华而不实了。毕竟,不管是银行家的奖金,还是作者的版权费,都是在波动的,但是这些收入却被划归为收入所得。此外,私募基金盈利的大部分原始资金并非由其管理者提供,而是客户。他们实际上在为资本买单,将一直以较低的税率纳税。

支持的呼声在提高,因为有观点认为,附股权益实际上是对提供的服务给出的报偿(比如,选择哪家公司进行收购,然后帮助对其进行监控),所以应该按照收入所得来征税。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法律学教授维克多•弗莱舍尔说,在美国的税收政策中,附股权益是个借口,它允许这个国家最有钱的工作者在其红利上比其他一些人缴纳更低的税。

许多高管私底下也承认,附股权益是一个灰色地带,确实应该以介于资本所得和收入所得之间的一种方式征税。但这并不妨碍该行业资助一个大的游说活动,对该提案的含义作出令人不安的预测。私募行业游说团体—私募理事会的经营者道格•洛温斯坦表示,税收的变化将打击青年才俊进入本行业的积极性,因此会重挫私募股权公司,也会导致大量公司流失,搬到税收政策更优惠的地方。

哈佛商学院教授约什•勒纳认为,税收的变化不会导致私募经理们声称的“惊天巨变”,他们也不会大举撤离美国,而是会调整其福利结构留住人才。他说,风投的反对是最有理的,因为风投比私募更依靠附股权益来激励其管理者。但是,这项提案却不能将风投划出其外,否则私募股权公司也会钻这个空子。

让私募巨头们苦恼的还不只是附股权益。该法案的另一条款将改变对公开交易的私募股权公司的征税方式,如黑石集团,堡垒投资集团。现在,上市的合伙企业作为实体不用缴纳公司所得税,但这将会从2020年开始改变。该举措会阻碍其他私募股权公司发行股票,也许会使一些已经挂牌上市的公司股价下跌。

让私募股权公司担忧的还远不止国会。英国新一届政府正在考虑提高资本所得税并堵住税收漏洞,澳大利亚的税务部门也将出台关于附股权益是按收入所得还是资本所得征税的决议。私募股权公司—全球投资集团的史蒂芬•普西尼里说,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公司已经着手改变其交易方式以应对此变化。根据以往的表现来看,私募公司是能找到解决之道的。

译者:懒懒晒太阳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