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和心理学

猫捉老鼠

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普通寄生虫可能会影响人类行为

Jun 3rd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未命名.jpg

假如一只外星虫子侵入全球一半人口的大脑,控制了脑神经化学,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导致一些人疯狂的话,那么你可能见到些许惊心动魄的大标题出现在《经济学人》上。但是类似的事情可能正真实地发生着,整个世界竟浑然不知,着实令人不安。

然而兔弓形虫不是外星虫子,它实际上是疟原虫的亲属,这个令人讨厌的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元凶。疟原虫是非常普遍的:在全球一些地区,差不多60%的人口都感染了疟原虫,并且它能够对胎儿与艾滋病毒携带者造成伤害,因为在这两类群体中,他们的免疫系统不能对付疟原虫。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其病情与轻微的流行性感冒同样严重,所以他们对它不屑一顾。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中一些人的行为因此而永远地改变了,让人感到情况严重。

推测这事的首要原因是一个国家弓形虫的水平似乎同它人口中所出现的神经过敏症有关。第二点原因是:受弓形虫感染的人群似乎反应速度底下,卷入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更大。第三点原因是:这个受感染人群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暂,寻求新奇事物的兴趣很小。第四点原因是:与那些没有感染弓形虫的人群相比,感染人群更易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

的确,这根本没有让人惊讶不已。因为除人类以外,弓形虫还有两个常规寄主:啮齿目动物与猫科动物。并且事实上,弓形虫对啮齿目动物的影响是非常奇怪的。

致命的猫科吸引力

乔安妮韦伯斯特多年来在伦敦帝国学院一直致力于研究弓形虫。就像在人与蚊子之间循环的疟原虫那样,弓形虫则循环于啮齿目动物与猫科寄主之间,分别在不同的寄主身上度过不同的阶段。它寄居在猫科动物的小肠壁上,同猫的粪便一道排出。接着,鼠科动物与其他的哺乳动物类(包括人类)拾起它们的粪便,弓形虫便在他们的大脑、肝脏和肌肉组织内形成包囊。假如寄生虫很幸运的话,寄生弓形虫的啮齿目动物被猫吃掉,然后循环再次开始。

疟原虫能依赖蚊子的自然活动四处传播,然而与之不同的是,弓形虫的啮齿目动物寄主极度反感协助它到下一个寄主,在韦伯斯特博士简洁的叙述说道:这对啮齿目动物而言,在那里对猫科动物产生吸引是致命的。感染弓形虫的老鼠开始出现转来转去与关注自我的行为—换而言之就是说这样的行为方式将引起猫对它们的注意。韦伯斯特博士的论著暗示道:它们甚至还吸引带有猫的气味。

直到最近,人们对所出现的行为改变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但是2009年利兹大学的格伦麦科恩对弓形虫的DAN进行了分析。当他把实验结果同其他的物种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时,发现有2对弓形虫基因编码酶卷进一个分子(多巴胺)的生成。在那些拥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中,这个分子在新神经元细胞中充当化学反应信使。然而在单细胞动物中,它却丝毫不具有这个广为人知的作用。并且尤其是多巴胺同精神分裂症有关。氟哌啶醇是一种阻挠多巴胺信使的抗精神病药,效果显著。

令人感兴趣的是,韦伯斯特博士发现了氟哌啶醇有助于消除老鼠致命性对猫的吸引。这表明:寄生虫的确正对大脑的多巴胺系统造成干扰—因此也可能对人产生同样的影响。麦科恩博士正在利用所切除的多巴胺基因,制造一种形式的弓形虫,观察被这种变形弓形虫感染的老鼠是否能抵御这种致命吸引力。

文化俱乐部

可以肯定的说,弓形虫对人类的影响比起初表现出来的要严重些,这种证据是相当零散的。然而这一研究饶有趣味,可能值得进一步追踪研究。

弓形虫与精神分裂症间的联系最先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端倪,但是直到2003年,位于华盛顿附近的史坦利医学研究所的福勒•托里重拾该研究时,才得以真正完全显现。福勒博士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与Bob Yolken一起合作,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们携带弓形虫的可能性几乎比具有弓形虫抗体的普通人高三倍。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弓形虫引发精神分裂症。因为每个学科学的学生一开始就学习了关联不是因果关系。但可以说,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感染疾病,或者某种未能识别的第三方变体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成因。

然而,布拉格的查理大学的Jaroslav Flegr已经发现了另一种相互关系。Flegr博士已研究了弓形虫相关问题的几个方面课题。其中一个案例是:研究交通事故中涉事人员的感染比例。发生过事故的司机和行人被感染的可能性比未发生事故者高三倍。而土耳其马尼萨的杰拉鲁巴亚尔大学的Kor Yereli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此外,Flegr博士还发现了受感染人员的其他反常症状:包括反应速度降低和注意力持续时间减少—-这两者可能都有助于解释事故统计数值—–和“猎奇”能力降低。

后一种症状颇为惊奇。因为,啮齿类动物表现的行为特征,如果有的话,是“猎奇”能力提升。但是关键是猎奇力是由对多巴胺有反应的神经细胞所控制。以弓形虫而言,人体是最后的寄主,所以由此产生的准确影响不会受优胜劣汰所破坏,因此可能有别于那些的确利于寄生虫活动的动物体所产生的影响。

显然,所有这些潜在的影响对于渉事者有害而无一利。但是,一些研究人员对此作了深入研究并提议:整个社会正被弓形虫改变着。2006年,圣巴巴拉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Kevin Lafferty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详述了在很多国家进行全国调查后得出的神经质水平和对孕妇(这组人员是定期测试的)所作的记录的弓形虫感染程度。他调查涉及的地方很广,从泰然自若的英国人—神经质范围为0.8、弓形虫感染率为6.6%,到热情奔放的法国人—神经质范围为1.8、弓形虫感染率为45%。而跨英吉利海峡的各种偏见,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起因。

再次重复声明:相关联系并非因果关系。为证明这一点,我们还要做大量的研究。但是,寄生虫渴望被猫吞食这一现象正塑造着整个世界的文化是可能的。

译者:luochao522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