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伏伊伏丁那

塞尔维亚的少数民族
消逝的伏伊伏丁那

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扼杀塞尔维亚的一个曾经标榜世界主义的省


May 18th 2010 | GUDURICA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4a77b2afaf9442df7cd92afa.jpg

伏伊伏丁那省位于塞尔维亚北部,在历史长河中,该地区所表现的特征很独特。(几世纪以来,塞尔维亚北部的伏伊伏丁那省一直别具风格)18世纪,与奥斯曼土耳其人连年征战期间,伏伊伏丁那省人口剧减,之后,哈布斯堡家族再次在此定居。说德语的人与犹太人、捷克人、鲁塞尼亚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乌克兰人、 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 罗马尼亚人以及其他民族相互生活在一起,平安无事(混居在此)。

但是今天,伏伊伏丁那省却在慢慢消亡。由于人口老龄化、低出生率和迁移出境等因素,如同塞尔维亚的其他地区、邻近的克罗地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那样,该省的人口正面临缩减的趋势。其特征也正发生变化。昔日28个民族共同生活的繁荣时光早已不复存在。

人口统计数据表明:到1931年,居住在伏伊伏丁那的162万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塞尔维亚人,近350000人是日耳曼血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住在那里的日耳曼人遭到驱赶,或被杀害。20世纪90年代的波黑内战进一步使该地区的人口构成出现巨变。很多惊恐怯懦的克罗地亚人战战兢兢地离开了伏伊伏丁那—-一个依照南斯拉夫宪法,曾经像科索沃一样享有在塞尔维亚境内的自治权的省份 —–同样,居住在那里匈牙利人意识到在塞尔维亚前途无望,也选择了离去。塞尔维亚人也离去了,他们不仅去了人声鼎沸的贝尔格莱德,也前往欧洲其他地区与北美。原先的“空巢”被来自克罗地亚和波西尼亚的塞尔维亚30万难民占据,其中20万应该至今还住在那里(伏伊伏丁那省)。

到2002年,根据当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伏伊伏丁那省200万人口中近三分之二是塞尔维亚人。而差不多六分之一是匈牙利族人,余下的民族构成不超过百分之三。明年(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可能将显示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已降到200万人以下,而塞尔维亚人的比重却上升到70%。

在伏伊伏丁那省东部的弗尔沙茨小镇,一名记者参观了一座专门为当地最有名的艺术家巴亚•约万诺维奇而修建的博物馆。馆内收藏的一幅他的作品“弗尔沙茨三联画” (1895),描绘了欢快与富裕的日耳曼族农民在一座俯视全镇的山上收割庄稼的情景。这些农民的后裔不可能至今仍生活在此。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位于小镇旁的Gudurica村庄也大多居住着日耳曼人。他们中很多人是来自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定居者的后裔。战后,南斯拉夫当局将25万人迁居到此,替代了那些日耳曼人,这些人很多是来自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贫困潦倒。(前南斯拉夫当局将25万人,许多是来自波西尼亚的塞尔维亚贫民,迁居到此,替代了那些日耳曼人)如今的“乡村逃亡“却意味着:这个几乎完全是塞尔维亚人家园的小村庄却可能只有40年前迁来人口总量的一半。

与Gudurica村庄紧挨着的Alibunar村里,罗马尼亚人正为庆祝圣徒节紧张地准备着。一个塞尔维亚人的东正教教堂毗邻着他们(罗马尼亚人)的教堂,他们那矮小教堂大厅的墙上装饰着一代代当地唱诗班的图片。在1910年,伏伊伏丁那居住着75000罗马里亚人。2002年,为30000人。 2011年的人口普查的结果将显示出该地区罗马里亚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地下降。

Branislav Djurdjev是伏伊伏丁那省诺维萨德大学的一位人口统计学家,他表示:与人口正快速老龄化的塞尔维亚民族相比,伏伊伏丁那的少数民族将呈现出更加衰老的趋势不同民族间通婚也正蚕食着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使得少数名族人数越老越少)。但人口统计学也不是伏伊伏丁那地区少数民族日趋消亡的唯一解释。很多年轻的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与另一些少数民族的人离开该省,前往那些他们同胞所建立的国家求学;完成后学业,几乎没有人再回到伏伊伏丁那。2004年和2007年,欧盟扩张吸纳了很多东欧国家,但没有塞尔维亚,这也进一步促使很多人离开该地区。Djurdjev先生表示:“以目前的趋势看,到本世纪末,伏伊伏丁那地区90%的人口将是塞尔维亚人,而所剩下的10%将大部分由匈牙利人与罗马里亚人构成。

每年夏季,欧洲各地区的数万年轻人前往诺维萨德(伏伊伏丁那的首府),参加位于多瑙河上游的佩特罗瓦拉丁城堡举行的Exit音乐节。当地人喜欢告诉这些年轻人:“伏伊伏丁那各族混居的传统使该地区成为整个欧洲的缩影”。但是,今天,一旦那些乐队收拾行囊离去时,那么伏伊伏丁那的世界主义也被他们带走了。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 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luochao522

中英双语版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ecocn.org/bbs/thread-35476-1-1.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