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困境的伊朗电影人
窒息氛围中的艰难呼吸
伊朗某些最著名的电影人正在被迫流亡国外
Mar 1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伊朗的电影人靠着仅有的一丝艺术气息艰难生存,却总能在此过程中创作出令人难忘的电影作品。这个国家文化监管部门的权威并不喜欢导演贾法•帕纳西那些违反禁忌的作品,但还是勉强允许其上映了。例如电影《生命的圆圈》讲述的是女性的悲惨遭遇,《越位》说的是一群女孩为看足球赛而女扮男装混入只许男性进入的球场,这些影片至少表明了伊朗的审查制度是无法扼杀创造力的。不过现在政府的妥协到此为止了。本月早些时候,帕纳西先生被逮捕,一同被捕的还有其他几个人,当时他们正在拍摄一部被当局支持者的网站称为“反政府”的电影。
帕纳西先生与伊朗当局的紧张关系在去年六月的总统选举争议之后破裂了。他在作为评委出席蒙特利尔电影节时,身披绿色围巾以示对反对党的支持,激怒了伊朗政府;又因参加在政府暴行中遇害者的悼念仪式而遭到短暂拘留。
帕纳西先生的被捕加剧了伊朗持续不断的文化贫瘠。莫森•马克马巴夫,这个国家最好的电影人之一已经流亡国外,成为他曾忠实服务的伊斯兰共和国直言不讳的反对者。伊朗最卖座的女明星,格什菲•法拉哈尼,因大胆出演好莱坞电影而被迫流亡国外。她也公开地表达反对当局统治的观点,并和伊朗最富创新精神的作曲家莫森•纳姆楚在音乐上开展合作,而纳姆楚也是一个流亡者。然而,离开伊朗后的生活,虽然呼吸畅快,却会令人在艺术上迷失方向。马克马巴夫先生自从离开伊朗就再没能拍出一部好电影。这个国家制造了许多离开本土就失败陨落的创作天才。
德黑兰令人窒息的氛围导致了艰难的抉择。在致当局的一封公开信中,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伊朗最负盛名的电影人和著名的政治不可知论者,强烈谴责了帕纳西被捕一事。他还就其电影作品在伊朗上映无望的情况下,披露了自己特有的工作方式。他把从自己颇受欣赏的摄影作品中获得的收益用以资助制作低成本的电影,还善意地将他电影的盗版DVD当作他“与坐在家中的观众交流的唯一方式。”
然而对于某些人而言,选择妥协更容易些。另一著名女演员,海迪耶•德赫拉尼,接受了一笔巨额政府贷款,用以举办她关于水粒子和其他自然奇观的摄影作品展,却因此失掉了影迷。德黑兰的评论家们对她的作品嗤之以鼻,可它却赢得了艾哈迈迪•内贾德先生的幕后人物——伊斯凡迪亚尔•拉希姆•马沙伊(伊朗总统顾问、总统办公室主任——译者注)出乎意料的赞赏。他把摄影展形容为一场有助他“理解真主”的“敬拜行为”。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CYQ
中英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2115&page=1&extra=#pid255737
类比朝鲜。
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