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谷衰退,悲喜两重天

世界经济

美国对新一轮的经济衰退过分悲观;而欧元区则有些过分乐观了

Aug 12th 2010


失业率

美国几乎从不嫉妒欧洲经济。而过去几周,则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对美国跌跌撞撞的经济复苏,人们开始担心,而对欧元区经济却放心了。在发达国家货币中,美元显得孱弱(见文章)。但美国人不该妄自菲薄:说失去希望还为时尚早;而欧洲人也不该妄自尊大:说脱离险境还没到时候。

一些预测者认为,美国绵软无力的第二季度GDP增长,2.4%的年增长率,预示着再度衰退的开端。工作,或者说失业,是一大难题。美国企业在7月只创造了71000个工作岗位,对增长的工龄人口和大量的失业人口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尽管美国公司资金充足,失业率还是维持在9.5%。公司不愿意多雇人以缓解经济窘境,而希望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

美国的伤痛与欧洲的希望对比鲜明。《经济学人》出版后公布的一组数据将显示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超过美国,主要归功于动力十足的德国。对蓬勃的新兴市场——主要是巴西,中国和印度——的大规模销售,让德国工业迎来了几十年来最辉煌的一个季度。那些国家的新贵们一窝蜂地抢购奥迪和奔驰,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奢侈品。因世界耐用品需求下降,德国公司的工厂大量停产,而如今这些工厂以令人咋舌的速度重新开工。德国的失业率,7.6%,已经较经济危机开始时有所降低。

前车之鉴

然而不过是几个月前形势还截然不同。当时美国强势复苏而欧洲疲软无力。美元飙升,而投资者因为债务危机撤出欧元区。而这点是决策者最应该注意的: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布鲁塞尔和法兰克福的官员们虽然还在大谈竞争,但他们最应该祈祷美国经济的增长——正如他们在华盛顿的同行应该乐于看到中国暴发户购买德国车和法国红酒一样。

虽说如此,但欧洲和美国似乎都沉浸在一时强弱的幻觉之中。至少有两点原因使得欧洲不应该得意太早。首先,除德国外,欧元区仍然虚弱。西班牙经济几无增长,而失业率高达20%,对它来说美国的经济状况简直令人嫉妒。其次,德国以来的是对外出口,而非国内消费:今年奔驰销量在国内不增反降,这在世界范围也实属罕见。所以其经济命运与世界其他地区息息相关——包括其主要市场,美国。

美国离双谷衰[1]退究竟有多远?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部分归咎于商店和仓库的货源更加充裕,补充库存的需求消退。房市崩盘的余波未平。家庭必须储蓄,以偿还过多的债务。企业对消费不足心存顾虑,投资十分谨慎。银行信贷稀缺。这些都阻碍着全面的复苏。但除非企业再度削减股票,资本开支以及人员,否则第二次衰退不会发生。美国公司为困难时期设立了现金缓冲层,不太可能再次出现这类冲击。

然而就算没有双谷衰退,美国也并没有做到最好。如果奥巴马能更明确的表示他将如何弥补财政赤字(以及可能导致的额外税负),企业可能会支出更多的资本。但短期内,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美联储。8月10日,中央银行声明经济复苏减缓,并表示将把到期的抵押贷款债券回笼资金用于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此举是向“量化宽松”政策的一次小规模回归——但没有卖空者想要的那么大。

通货紧缩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任何通缩的迹象,央行都需要更加疯狂的举措才能应付。然而,现在美联储发出了正确的信号:关注,但不惊慌。别的不提,更多的货币刺激是否能创造更多工作,目前尚不清楚。美国相对较高的职位空缺似乎与如此高的失业率并不相称。一些企业抱怨道,求职者并不具备他们需要的技能。因此,随着失业人口渐多,失业时间渐长,失业问题愈加根深蒂固。前路任重而道远。但没有迹象表明美国的复苏就此止步不前。

译者:qwerab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