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般的甘地

菩提专栏

虽然并非菜鸟,但拉胡尔·甘地在接管家族政治事务之前,还需证明许多。

Jun 24th 2010

这位肩上担负着印度未来的年轻男子在6月19日迎来生日,据说他溜出了印度,或许与传闻已久的西班牙女友一起庆生。而在印度国内,拉胡尔·甘地40岁的生日被视为其成年的象征,纪念形式繁多:烟火、献血、诗歌与祈祷、穿过叛贼出没的森林进行七日庙宇朝圣、还迸涌出许许多多的社论和文章。

一位印度时报的专栏作家这样写道,对于印度年轻人来说,政治曾是“一个可怕的黑暗领域”,被贴上了贪婪、无情和暴力的标签。然而,拉胡尔改变了所有这些,通过“猎才、吸引成员及学生会议”,他使得印度年轻人相信政治是能超越“狭隘裙带关系”而扩展的领域。相较于纨绔子弟,他则被看作是“真正的少壮派”,是“数十年来政治领域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出现”。

简而言之,有两点干扰着对拉胡尔的以上评断。首先,与他的12亿同胞不同,拉胡尔·甘地是特权的体现,而且仅是初涉政坛的门外汉。早在殖民时代,他的高曾祖父就成为了国大党的领袖。他的曾外祖父、祖母及父亲都担任过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而与特权相伴的是可怕的代价。他的祖母和父亲都被暗杀。然而,是他的家族使这个共和国发展成型,此外别无二家。甘地家族相信这种特权是其应有的权益。

如今,国大党已准备就绪,就像停在前门口装饰考究的大使牌轿车,等待执行甘地家族的指令。另一辆更吸引人的车简称为印度,车轮就是这个国家,它的司机被尊称为“总理阁下”。这辆车的行进路线虽然经常不确定,但还算令人愉快(当不堵车时,它吐着烟,向着意想不到的地方蹒跚而行)。目前,印度这辆车被暂借给了甘地家忠诚老实的侍从曼莫汉·辛格(现任印度总理——译注),以他的年纪来说,辛格是个很好的司机。但这辆车是拉胡尔的传家宝。他何时向辛格讨回车钥匙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个干扰因素与最近提及的拉胡尔的年轻有关。毕竟,四十岁实际上已不算年轻。四十岁的人可能已在世上有所建树,而不是才庆祝成年。莫扎特和亚历山大大帝在四十岁前的数年便已逝世。耶稣基督在三十三岁就已经布道、治病、死亡、然后升天。这些比较并不是全无道理,因为拉胡尔的信徒们将他称作印度的救世主。

再想想他自己的家族。像拉胡尔这般年纪的时候,尼赫鲁已经在大英帝国的监狱中度过数年:由于巨大的魅力及政治天赋,尼赫鲁在34岁的时候便成为了国大党领袖。40岁时,拉吉夫·甘地已经当选为总理,诚然这与他自身优点有关,但他的当选也是由于其母亲英迪拉遭暗杀后产生的同情浪潮所致。

与前人相反,虽然拉胡尔·甘地在职务上是国大党总书记,尽管他的母亲索尼娅·甘地牢牢地控制着国大党,但他在政府内无一官半职。当然,被视作政治门外汉使得拉胡尔保持着纯洁的形象。他既无处不在,却又不在任何地方:乡村的布告栏上随处可见拉胡尔的脸庞;在电视画面里,拉胡尔走下直升飞机,走到广大农村百姓中去,走到他祖母英迪拉所认为的亲爱的穷人中去。但他的政治理念仍是个谜。至于或许能试探他性格的记者招待会及采访,忘了这些吧。

有一个极大优势能抵消上述质疑:在过去三四年中,拉胡尔不知疲倦地到各地活动,经常与穷人在一起——比任何政客去的地方都多。他的活力很好的诠释了国大党在去年大选中出人意料的强劲表现。

除此之外,借助于党内年轻势力,拉胡尔正在完全彻底地改造国大党。他的努力不仅仅包括吸引新成员,也包括了党内民主措施。这存在着局限性:没人认为党内大佬可能会在选举中失败,更不用说是甘地家族了。但人们还是承认了国大党存在着深层萎缩及缺乏组织的问题——学者拉贾拉江称此为在甘地家族统治下(尤其是英迪拉·甘地)的“呆滞化状态”。

拉胡尔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泰米尔纳德邦及比哈尔邦,国大党时来运转,重获生机。但仍需等待在北方邦的一场大胜:有着1.8亿人口的北方邦人口居印度第一,该邦大选将在2012年举行。现在,拉胡尔的直升飞机吸引了十万民众前来打量这位“印度王子”。在北方邦获胜也许能让拉胡尔为全国大选预演一番。一些时事评论员猜测当拉胡尔成为总理之时,曼莫汉·辛格将跃任基本上属于礼仪性质的国家总统一职。

谜一般的人物,未来的领袖。

然而,剩下的问题则是拉胡尔相信什么。众所周知,辛格谋求一种混合有市场自由主义及更强健国家机构的“兼容式”发展。目前来看这种发展方式不错。但就如同政治研究中心的普拉塔普·巴努·梅塔所指出的那样,辛格缺乏足以取胜的坚实政治影响力。所以教育、警务改革及更多可以提高赤贫者安全保障的举措陷入僵局,步履维艰。

拉胡尔同意辛格的观点吗?又或者,如同他母亲及祖母那样,他是否将印度的穷人视为应得幸福之人而不只是选民?谁知道呢?印度的街道拥挤不堪又毫无秩序,对于开车来说是个危险之地,而拉胡尔·甘地——这位初学驾驶者则更是个谜一般的人物。

译者:光一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