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芝浩
英国努力与世界交好,世界将如何以待?
Jun 17th 2010
有时候降低音量和调高音量一样引人注目。老练圆通和高调浮夸同样具有表现力。对于联合政府的外交来说,情形同样如此。面对老问题及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挑战,英国明显变得温和了:曾被预期为果敢易怒的英政府似乎决心交好每个人。
英右翼报纸通常和美国媒体一样尖锐。为彰显轻松及下意识的爱国主义,有人敦促大卫•卡梅伦支持“英国石油公司”,指责奥巴马将其妖魔化。事实上,英国的策略是政府既非BP的拥有者,也不会与其断绝关系——并平静地指出英国石油公司拥有众多美国股东及雇员。英国大臣们看到了奥巴马阐述缘由时的辩术:一个政治家在危急的进退两难境地的煎熬。在公共场合他们尽少说话,以减少可能产生的幼稚口角。
除此之外只会显得愚蠢。更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欧洲友邦的安抚态度。正如《经济学家》杂志的报道,卡梅伦在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的首次亮相所受接待似乎比之前的预期热情很多。通晓多种语言的副首相尼克•克莱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帮助缓解了欧洲大陆各国领导对保守党领导下英国政府的忧虑。David Lidington被任命为欧洲事务部长,较之为在野党辩护的保守党Mark Francois而言,更为邻国所接受。更为罕见的是,连总在部门内唱反调的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近来的言论也出乎寻常地亲欧。作为与自民党协议的一部分,这不无帮助。保守党抛弃原来不切实际的目标已重拾在欧盟的权利。
出访阿富汗时,比起上任戈登•布朗的刻意为之,卡梅伦给战士的拥抱更令人信服。卡梅伦称他们的战斗是一场“战争”,而不是谨小慎微地将其叫做“冲突”。但卡梅伦所有坚持到底的誓言中隐晦的信息却是卑微的。赫尔曼德胜利的定义降低了标准(这一做法始自布朗),与此同时,对于英国军队与已然降低的目标间的距离,官方的却在拔高。行动部署的时间及规模很大程度上还要依据华盛顿的决定。但卡梅伦政府似乎愈发渴望尽早撤军。
如何解释这一谦逊调和的情绪——急需迎合而非自大?联合政府自身的特性是一部分原因。外交事务很大程度上被看作自民及保守两党合作裂痕的潜在源头。迄今为止,两党还未出现这一情况。据说联合外交部大臣小组及内个欧洲事务委员会是两党和谐之梦想。当然外交政策越消极,两党联合政府的时间就越长:通常否定事情比肯定来得简单。保守党抱有新保守主义趋向;自民党则是反战派。但保守党思想中也包含一丝现实主义,而自民党中也存在一种理智同时又淡泊的思想。谨慎的现状心态是两党的交集。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钱,更确切地说是缺钱。这并非出于今年秋天出台的战略防御考虑,很快即将明白英国在军事装备和活动方面的支出会减少,也许会大幅减少。与此同时,英国财务困境对其计划能力及意向的影响远远超过支配金额的减少。情况目前甚至已经超过于此。政治活力及资本很快将被国内的困境以势不可挡之势耗尽。此外,经济繁荣期的彻底结束打击了英国的外界声望。吹嘘过度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资本主义的奇迹最终成为一场海市蜃楼。至少在欧洲乃至世界,这是普遍接受的观点。
这种政治经济环境下,谦逊友好不失为明智之策。这一低调的风格表明政府适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而世界将如何以待尚未可知。
甚至在漏油事件之前,一些英国人就担心奥巴马会因其肯尼亚祖先而对英国人有偏见。但奥巴马更多地被认作一位战后总统——二战及冷战,而非后殖民时期总统。对于他这一代美国政治家而言,20世纪美国的历史经历与欧洲密不可分,尤以英国为甚。奥巴马对BP的责怨使一些人认为他积怨于英国,事实上奥巴马足够理智,不至于此。——然而他过于理智以至没能照顾英国的情面。
与此同时,欧洲人也许为英国初来乍到的小年轻倍感欣喜,但慎重成熟的卡梅伦却计划着在欧盟的交易,结果必然争吵不断:财政服务规则方面,国家预算监察,英国的税额减免,公共农业政策改革……问题层出不穷。
相对于其它国家,政党间就英国外交政策达成统一意见的程度更加引人注目,这不仅指联合政府内部,也涉及现任及上届政府之间。正如此前欧洲一方面意味着机遇,但同时也是痛楚;英国继续受困于半不情愿的渐衰之中,注定不能像其希望的那般为亲近盟国所喜爱。这些就是事实,再怎么逢迎讨好也不能改变什么。
译者:湖心亭赏雪
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很好呀!支持!
写得很好呀!支持
感谢博主无私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