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质燃料的泥沼

美国生质燃料的泥沼

(发布者注:此文译者为台湾人,台湾说的生质燃料即大陆的生物燃料)

落了一场空


美国将很难达成其生质燃料上的宏大目标

Mar 25th 2010 | CHICAGO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美国环保署在二月公布的再生能源标准,描绘了生质燃料(biofuel)宏大的远景。该署希望运输用的生质燃料能从2010年的130亿加仑(490亿公升),在2022年时增加到360亿加仑,而且大部分增加的燃料必须是较先进的生质燃料,不是从玉米转化而来的乙醇。虽然未来看起来很光明,现在却是十分黯淡。该署不得不削减木质乙醇–最被广为推荐的非玉米生质燃料–2010年的目标产量,从一亿加仑降到六百五十万加仑,比起玉米乙醇在2009年的产量一百一十亿加仑,还不到千分之一。

尽管一些公司在2008年末到2009年初之间倒闭,可是玉米乙醇产量仍持续在增加,这代表着许多保护和补助的政策确实有效(玉米价格下跌也有帮助),不过却不代表生产玉米乙醇有否效率或是否睿智。主要用来添加在汽油中的乙醇,并不是非常好的燃料: 其能量密度只有汽油的三分之二,而且会对汽车引擎和管路造成腐蚀。预计到2014年或更早,乙醇的产量将会达到美国燃料总需求的百分之十,而受限到所谓的”混合比极限”,因为目前美国环保署并不准许大众使用的燃料中添加超过百分之十的乙醇。

正当生产商敦促环保署提高该限制的同时,该限制也挑战生产商能超越过去玉米转化的技术,而能改从木质–那大部分榖物不能食用的部分–提炼乙醇。使用非食用的素材可以避免将食物转为燃料,而且能让该产业不再依赖单一种类的原料。纵然有丰沛的投资,生产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而商业化的目标飘渺难及。自2007年到现在,山脉燃料(Range Fuels)这家公司已经得到超过一亿五千万美元的联邦补助和保障来设立一家大型的木质乙醇工厂,但迄今未能有丁点产出。即使如此,该公司和其他公司仍兴致勃勃的进行着他们的计划。上个月两家丹麦公司娜摩酵素(Novozymes)和丹尼斯可(Danisco)给木质乙醇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宣布了较便宜的酵素来分解木质。

就算木质乙醇能降低成本,乙醇还是乙醇,不会是高级燃料。替代方案是生产类似先进生质柴油(advanced biodiesel)这种较优质的燃料。根据波士顿一家顾问公司,劳斯研究(Lux Research)说,风险基金在2008年投入了两亿八百万美元来发展藻类科技就是为了这目的,比2007年投入的金额要大六倍。但是建造巨大的水池来培养藻类并将之转化成燃料仍然是无比的昂贵。一家加州的公司,太阳酵素公司(Solazyme),是前景看好的异数。该公司使用大桶而不是水池来让藻类将糖转成燃料。这样的方法有机会可以成功,但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太阳酵素公司,顾名思义,也开发了其他营收的来源。

除了美国政府发放的补助和贷款保证外,石油公司也正在对开发生质燃料投资。太阳酵素公司和雪佛龙(Chevron)有合伙关系。美国最大的炼油公司,瓦莱罗能源(Valero),买下了一些有经营困难的乙醇厂,也投资了将植物原料、藻类、和废弃物转化成燃料的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有着广泛的投资组合,包括巴西的糖制乙醇、木质乙醇、和一项与杜邦(DuPont)合伙生产生质丁醇的计划。BP生质燃料部门的主管菲尔˙纽伊(Phil New)解释说,”感觉上,最后赌注还没签下”。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zenpotdavid

中英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2396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