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IPO

中国经济

农业银行的IPO:农业改革

中国已经完成了他们国有银行的市场化转变。

Jul 8th 2010 | Hong kong

随着7月6日与7日的定价成功 ,农行IPO成功募集到192亿美元的资金。这个不仅仅是史上最大规模的IPO,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持续数十年的国有金融巨头市场化转型的完结。

这桩交易获取了异乎寻常的关注——一部分是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震荡,一部分则是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这次的公开发行与现在中国关于银行体系是否健康的争论处在同一时点。农业银行的贷款损失量与它的规模一样让人印象深刻,乐观主义者认为它是一场中国宏观市场上的一次盛宴,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它是一个中国版的房地美与房利美(拥有巨大缺陷的“私有化”房地产金融公司)

只到最后一刻前,价格仍然是一场猜迷游戏。在中国之外,大型的投资者都非常踊跃的想要买入农行的投票。一些“基础“投资者包括主权基金(卡塔尔与科威特),银行(花旗,荷兰合作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美国联合谷物公司(全球四大粮商之一)以及少数的企业大享(香港的李嘉诚与澳大利亚的Kerry Stokes<seven network的老大>)。而在中国内部,从互联网上的投票来看,个人投资者似乎对农行的股票缺乏兴趣。如此不同的观点似乎可以解释农行股票的双重表现:H股的定价要比A股的定价高出大概5%。

这次的公开发行标志着,在2002年,由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发起的一场改革的终结。这场改革包括了一轮又一轮的坏账剥离与国内的资产重组,到最后进行公开发行。这一系列公开发行开始于2005年,交通银行——虽然在四大行之外,但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工业银行——在香港上市筹资20亿美金。在这之后不久,同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筹资80亿。2006年6月,中国银行上市,筹资100亿。最后,工商银行在2006年秋在上海与香港两地同时进行公开发行,筹资220亿——这次是在农行上市前最大规模的公开发行。

在这一系列的公开发行后,全球银行的排名随之发生了变化(见上图)。从理论上说,中国的银行业居于统治地位,在国内有广阔的增长空间,而且有实力买下任何一家金融公司。在短期内,未来的金融业属于中国。但在这些发生前,中国仍然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做。

下一阶段的改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将一百多家或是大致这么多数量的,仍然由政府控制的金融机构进行清理或是列入上市清单,并且为数以千计的非政府直接控制的农村信用社建立某种秩序。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许多未上市的机构是由地方政府控制的,而地方政府是从这些机构中直接获益的,不是直接贷款就是通过政治手段进行贷款。如果没有博弈,地方政府是不会放弃这些机构控制权的。

第二部分是加强商业伦理与(政策制定)的透明度。朱总理认为公开上市与外国投资者的参与可以让银行处在更完备的审查之下,远离官僚式的管理,而且这将成为银行效率提升计划的第一步。但在去年,作为政府刺激计划的一部分,银行在全球经济下滑与海外需求减弱的情况下,仍然贷出了巨额款项。这让银行进行独立运作的口号遭遇到的质疑。而中国的银行家们争辩说,政府只是给予“指导”,而并没有下达具体的行政目标;虽然有部分银行的扩张过于激进,但有部分却不是;另外,贷款支持的项目都有充分的信用保证。但每家银行的规模都象吹气球一般扩大,很容易让人联想贷款登记簿下隐藏的问题

在2009年,农行由于信用扩张了三分之一,所以营业收入上升了让人瞠目的26%(税前是41%)。这家银行贷出了10000亿人民币(折合1500亿美元),是该银行上市前资产净值的3倍。在需要偿还存款及获得贷款相应保障的区间内,中国(政府)提供给银行足够的机会在信用良好时,尽可能多的去扩张信用。这种情况在过去是不曾发生的:到2008年为止,政府已为农业银行的呆坏账注资8160亿人民币(折合为1170美元)(相当于这家银行总资产的三分之一)。而去年的贷款潮可能会让这一切再重复一次,而这将会使中国银行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突出表现中呈现不和谐的元素。

与大规模的借款同样引起监管当局与外界注目的是中国银行体系的另外两个方面:由政府担保的贷款以及被转移出资产负债表的贷款。这些被转移出资产负债表的贷款被转移至信任公司或是其它实体单位,并被作为财富管理产品进行出售。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公开报道,但这类借贷的透明度仍然有待提高。

相比之下,一个非常清晰的事实是:中国的银行业对于资金有着饥渴的需求—不仅仅是因为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因为,如果过去是遵循某种指导,需要通过资产重组来填补呆坏账留下的大坑。根据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提供的数据,仅是今年,中国银行业已经或是将要产生至少890亿美元的呆坏账。某国际银行的亚洲总裁表示,在至少未来10年内,中国的银行业,如果不是更频繁的话,每两到三年就会进行一轮大规模的融资。这就解释了中国的银行们为什么扎堆进入资本市场,但投资者们是否买账却是未知之数。

译者:坏人

“农行IPO”的一个回复

  1. 农行IPO:当卑微“诺言”被张扬……
    ——————————————————————————–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2010-7-18 11:22:15)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尽管股票投资的高收益性极具诱惑,但从实际出发,面对“投资有风险,责任需自负”这样的字眼,在购买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时,恐怕投资者们也不得不时刻保持“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警惕心理。

      作为最后一家上市的国有大银行,农行告诉投资者,这是最后一块蛋糕,一定要把握机会。但不论这种高收益性的股票投资再极具诱惑、“机不可失”,现实终归是投资者是绝不会“轻举妄动”。毕竟谁会轻易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过不去呢?然而,如今在农行主页上广而告之的承诺到:“今日的投入,明日的收获——农行为您做到”。

      不论是出于某种目的,但广而告之“今日的投入,明日的收获——农行为您做到”这样一句诺言难道不显的过于张扬吗?更何况“今日的投入,明日的收获”难道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吗?对于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也还要农行来做到吗?还有做什么事情的难度比做这种连做都不用做都存在的事情更卑微?

      为达目的,不折手段,乃小人物行径也。与其聚精会神的投机取巧待人鄙视,还不如一心一意的竭诚服务待人尊重。虽然在理想上农行的上市为国家金融业的改革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可喜可贺值得称道,但是这种理想上的“丰功伟绩”终究不能掩盖“农行带病上市又来忽悠谁?”这一说法客观存在的现实。

      农行董事长锵锵豪言“将凭借农行在城市的主流银行地位和县域地区的领先地位,通过成功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成为一家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最终能否实现让人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