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

列克星敦,美国政治专栏

评判巴拉克·奥巴马成就的是他自己的豪赌,而不是路人甲造成的漏油事件。

Jun 10th 2010

与人们所说的相反,选民们可不是傻子。他们明白墨西哥湾底的那个洞不是奥巴马捅出来的。他们也明白哪个总统也不能把这种规模的原油泄露像变戏法一样变没了。近期言论认为“深海水平线事件”是奥巴马首个任期里挥之不去的污点,甚至会决定奥巴马能不能继续当总统,这就有点夸大其词了。奥巴马会决定自己但当总统的命运。事实上你还可以争辩说:一年半前的任期里,通过三个巨大并且审慎的赌局,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现在要做的也就只有静观其变而已。

奥巴马在刚上任时就下了第一把注,投入共计一万亿美元的资金来刺激经济。没有新资金的注入,谁也不知道萎靡不振的美国经济会发生什么。虽然这种假设永远不会发生,但历史学家会花费几十年来争论这一把赌的如何。然而从创造就业机会这一关键指标来看,救市计划还是令人失望透顶。五月仅仅增加了共431,000个就业机会,低于期望中的540,000个,而且几乎所有的就业机会都只是暂时的,包括参加这次普查的工作人员。虽然奥巴马可以宣称救市政策避免了市场大萧条,但民主党在十一月中期就会参加选举,失业率却在10%上下漂浮不定,这会使他们受到严峻考验。

去年秋天奥巴马再次下注,他决定彻底改动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战略并且派出更多军队。海外战争长期影响着美国国内的改革,这让实施改革的总统头痛不已。林登·约翰逊说他明白,自从选择卷入那场“在地球那头的傻×战争”开始,那个建立一个伟大社会的理想就被扼杀了。好比越南战争之于约翰逊,奥巴马也在阿富汗战争的泥潭里挣扎。在首个年度即迎来新的历史(摘自“承诺”,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出版),新闻周刊的乔纳森·阿特勒宣称去年秋天总统在这个会议上花费了20个小时,“即使不够理想,也硬要找到一个理性的解决方式,来平息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自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这几乎是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最长时间的审议。

哎呀,即便是投入再多的时间在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注1]上,也不能保证在阿富汗战争这种麻烦问题上制定出必胜的策略。就在本周的某天,有七名美国士兵在阿富汗被杀。战术上的失败不能代表战略上的失败,但是总统的新战术至今为止还没任何成功的迹象。比起那些在巴基斯坦被中情局“捕食者”无人机干掉的美国敌人,奥巴马在喀布尔的代理人——让人无奈而又恼火的哈米德·卡扎伊——在阿富汗国内没为美国方面争取到任何友军实力。

奥巴马的第三场豪赌是医疗改革。这已然被当做一场伟大的胜利写在了白宫的传说中,经过总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国会的精巧设计(共和党认为这是执拗和扭曲条例),总算是在今年春季把医疗改革从失败的厄运中拉了出来。总有那么一天,后代们会感谢总统带领美国向全民医疗保障基本原则迈出的这伟大一步,这个原则在其他发达国家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子孙后代没有表决权。随着十一月中旬的临近,民意检测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在投票时不会因为医疗改革而感谢总统。

至少是在即将到来的选举方面,远不能收到成效的医疗改革起了消极的作用。上个月,民主党在西宾夕法尼亚依靠白人工人阶级区获得了一次特别选举的胜利,他们的候选人认为有必要的向愤怒的选民们保证,如果他在入选国会,一定会反对奥巴马的政策。

对总统自己而言,医疗改革是他最自豪的成功,这会证明他的当选当之无愧。但现在改革正在收到各方面的质疑。保守派谴责破坏预算的政府接管行为。许多左翼人士着力把奥巴马打造成“公众选择”的产物,他们可不会原谅奥巴马走下神坛。 许多选民有理由去质疑“病患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正如立法机构所知,这个法案并不像总统说的那样省钱,尤其是在各种“弯曲费用曲线”的方法被国会牵强通过,而又胎死腹中。

选民为什么不明白呢?

要说下完注的奥巴马现在除了等结果之外什么也做不了,这就有点牵强了。当然,他可以一开始就更加努力地解释。总统不想让医疗改革就这么搁浅了。他在春季预测:一旦法案通过,美国人民对共和党人的谎言会聪明起来,而且明白“没人会停掉祖母的医保。春去夏来,白宫着手再一次的造势,以此来加速选民对法案的理解。奥巴马参观了在马里兰的一家老人中心,阐述了即将到来的卓越变化。但是聪明的选民们还不确定卓越变化会不会到来。这个复杂的法案,其资金投入总额要几年后才能完全统计,而成效/收益还要好几年才能看到。

奥巴马能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加倍下注:推出更多刺激经济的方案、向海外派出更多军队、通过像能源和移民这种更加有争议的法案。但是一旦做出这些重大决策,货币存量、军队和政治资本都会面临严重枯竭。至少对于首个任期,你能预见的可能只是你将会得到的大概,成功还只是雾里看花。这可比漏油更能抓住眼球。

注1: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一种采用对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苏氏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尤其他认为只要一直更正不完全、不正确的观念,便可使人寻找到“真理”。这种对话模式,犹如戏剧,拥有无比的张力。尤其穿插轻松、诙谐的语调,屡屡让人陷入推理的自我矛盾中,达致澄清的效果。 一种采用对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苏氏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尤其他认为只要一直更正不完全、不正确的观念,便可使人寻找到“真理”。这种对话模式,犹如戏剧,拥有无比的张力。尤其穿插轻松、诙谐的语调,屡屡让人陷入推理的自我矛盾中,达致澄清的效果。

译者:lonelyDanile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