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纽约

战时纽约

失火的家园

纷乱的士兵、流亡者和交易

Apr 15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Helluva Town: The Story of New York City during World War II. By Richard Goldstein. Free Press; 304 pages; $28 and £16.99.
《庞大的城镇:二战期间纽约故事》理查德·戈尔兹坦 著。[1] 自由出版社;长 304页;售价28美元或16.99英镑。

在阿里斯托芬[2]深刻而讽刺的喜剧作品《利西翠妲》中有这样的情节:雅典的女人们决定不和她们的丈夫做爱,除非他们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此举果然凑效,欲钝其器,先禁其欲。看起来二战期间的纽约却截然相反:1943 年,有3662名纽约的士兵报告他们感染了某种形式的性传播疾病。这个数字尽管远高于美国其他城市,但考虑到以下这些因素也就不足为奇了——成群的士兵在起航欧洲或日本前会在纽约逗留数日;女孩们渴望与身着军服的男人激情拥抱;频繁的断电让城市笼罩在漆黑寂静中。

用理查德·戈尔兹坦的话来说,战火虽然没有直接殃及纽约,但战争本身给城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总共有320万余美国士兵从纽约港起航,而纽约港要吐纳美国四分之一的贸易。

当时甚至黑手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控制纽约的港口,提供“会员卡”给海军情报人员,并且停止组织可能延误卸货的罢工运动。 

纽约也经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早年有不少美国艺术家颂扬他们在巴黎自由解放的旅居生活,欧内斯特·海明威、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和葛楚德·史坦[3]都在其列。二战期间战火阴霾,纽约吸纳了数以百计的法国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其中包括马克·夏加尔[4]、安德烈·莫洛亚[5]、旅居纽约期间写成《小王子》的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和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6]。

欧洲的前卫艺术家们在世纪画廊(Art of This Century)找到了归宿,该画廊为佩吉·古根海姆所有,坐落于纽约上东区。古根海姆是一位富有的艺术收藏家,与马克思·恩斯特[7]结婚,最终将所有藏品留给了以她叔叔命名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比利时诗人和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和他的妻子、父母,带着32件行李、两只京巴狗来到了新泽西州的霍博肯,还有两只后来被海关没收的长尾鹦鹉。

“也许这是最好的,”梅特林克巧妙地答道,“青鸟是幸福的象征。”[8]

然而投奔纽约的不只有纳粹统治下的受害人:纳粹信徒们也在约克维尔建起了大本营,随后是曼哈顿的德国人聚居区。弗里兹·库恩[9]创建了德裔美国人同盟,该同盟吸引了6600多名成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居住在纽约市中心。市长菲奥雷洛·拉瓜迪亚是意大利裔犹太人,他捍卫了同盟的自由言论权,允许其号召两万群众到麦迪逊广场花园进行“真正的美国精神”集会。德裔美国人同盟还在长岛设立了齐格飞营地,让孩子可以在那里“游水和玩耍,为了适应不容异见的环境而强健体魄,磨练意志。”

戈尔茨坦先生具有卓越的叙述这些珍奇历史的能力:他是一位杰出而彻底的研究者。阅读他笔下的故事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例如,精明的拉瓜迪亚市长曾指派一队全是犹太人的警察,在马克思·芬科尔斯坦警监的带领下保护德国商业。又例如,海军军官的教育中包括了如何跳交谊舞。然而他在组织这些碎片上显得不太成功。读他的书犹如打开一个巨大的箱子,里面塞满了细碎的遗世珍宝。尽情拾遗是很有趣,但还亟需整理。

译注:
1. helluva adj. (colloquial) Hell of a; extreme. [俚语]”hell of a”的缩写,巨大的,非常的。
1944年伯恩斯坦的音乐剧(后来1949年被拍为音乐剧电影)《锦城春色》(On the town)中著名歌曲《New York, New York》中有一句歌词是:”New York, New York, a helluva town.”
2. 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喜剧作家。
3. 葛楚德·史坦,美国作家、诗人,后来主要在法国生活。
4. 马克·夏加尔,超现实主义画家。
5. 安德烈·莫洛亚,法国作家、历史学家。
6.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法国人类学家。
7. 马克思·恩斯特,德国超现实主义画家。
8. 梅特林克,比利时剧作家、散文家,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中最为人熟悉的是《青鸟》(L’Oiseau Bleu,1908)。
9. 弗里兹·库恩是一名效忠于纳粹德国的德裔美国人、纳粹分子、反犹太主义者,也是德裔美国人同盟纽约区的领导人。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junebride

中英双语版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thread-33454-1-1.html

“战时纽约”的一个回复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