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考虑离开中国
搜索失败
西方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发现庞大市场,机会却寥寥无几
Mar 18th 2010 | HONG KONG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若不出意外,和解几乎是天方夜谭,三月末谷歌撤离中国已然成为定局。谷歌在中国取得了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却无法说服当局信息需要自由。几次对电邮系统袭击,对搜索结果愈演愈烈的审查,对数字图书馆的法律申诉,还有——一直以来中国令人担忧的——国家媒体与日俱增的刻薄过后,人们预计的离开,终于到来。
1月,谷歌曾掀起撤退风波,却在门口徘徊左右顾虑,各中原因四亿——中国政府自称网民四亿人。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马克西•马尼和尤瓦•阿茨姆恩称,中国人民越来越多选择网络,而非以电视为代表的其他媒体,作为娱乐消遣、获得信息和发表观点的渠道。十年来,数字广告收入由小基量发展,呈爆炸性增长;阿茨姆恩预测,这样的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在华运营的跨国公司很快发现了中国网络潜力,却基本无法抓住机会。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格封勿论,毫不含糊。Ebay步履维艰,一则因为管理错误,同时也因为其支付系统Paypal的批准一拖再拖;本周,Paypal与在华对手牵手合作。雅虎曾允许中国政府搜索用户邮件,寻找政治异见人士,引起了轩然大波——雅虎自此也发誓绝无下例。
上述网站在中国都存在国产等同产品——百度对谷歌,淘宝对eBay,人人对Facebook,还有即时通讯、游戏和社交软件QQ——经营状况还相当不错。它们所吸引的流量带来了巨大潜在收入,以及大量有用数据以帮助它们未来引领网络,而非单纯跟随西方模式,来自北京科技业咨询公司BDA的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如是说。
虽然西方公司已经很好抓住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机会,网络却通常被视为营销工具。麦肯锡举了两个例子:雀巢公司利用聪明的网络广告,宣传咖啡时间的享受,在这个饮茶大国推销咖啡;诺基亚则通过手机访问,加上视频网站的影响,进行音乐促销活动和音乐比赛。
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网络访问,互联网公司在此获得直接收入可能会更加困难。谷歌这样的内容提供商一般说来需要得到本地牌照,也就需要在中国拥有子公司或合作伙伴。这已经让它们的处境十分尴尬,而新条例又让这些障碍更加棘手,要求提供域名牌照,而且很可能,就算国外网站也毫不例外。
谷歌酝酿离开,让留守中国的跨国公司毛骨悚然。广告商和工作人员都知道,倘若他们以中国政府喜而乐见的形式存在——即中国企业——日子可能更加好过。撤离中国,也会让人们对谷歌有新的认识:人们眼中的谷歌拥有先进的技术,是成功者;而在中国的经历却说明,只有在当地法律不干涉其链接分布网页内容之时,它才能兴盛。法律环境发生变化,商业成果可是大不相同。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rhineyuan
中英链接及译文讨论: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1989&extra=&page=1
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不错.
但是标题翻译的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