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公司将沃尔沃售给吉利
吉利收购沃尔沃
买卖双方都认为交易有收获,值得冒一把险
Mar 28th 2010 | From The Economist online
从1987年收购阿斯顿马丁开始,福特公司先后并购了捷豹、沃尔沃和路虎,花了10余年的时间以这些顶级的欧洲品牌为核心打造了它所谓的高档汽车集团。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所有这一切不过是花钱买了个惨痛的教训。现在,福特公司已经用了三年的时间进行着艰苦的谈判,目的就是为了拆解这个集团,不惜血本地出售这些欧洲品牌的子公司。阿斯顿马丁在2007年归属了以英国为首的一家合资企业;捷豹路虎(JLR)在2008年被印度塔塔集团抢购;3月28日,又签署了出售沃尔沃的协议,这次的买家是吉利公司,一个规模不大但雄心勃勃的中国汽车制造企业。
此次出售的标价是18亿美元,只是1999年福特收购沃尔沃时所付64.5亿美元的一小部分。而福特公司的实际损失远不止上面的数字所显示出来的那么多。它不得不为它在瑞典的汽车制造厂经年的亏损埋单,甚至现在还得继续支付与这笔出售相关的额外开支,这是在出售吉利换来的瘦得可怜的一块肉上又割去一刀。
福特与沃尔沃彻底脱离干系将需要几年的时间
这些年来,沃尔沃的设计与生产一直与福特密不可分,以至于要想将它们彻底分开还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行。根据这项双方都希望在今年第三季度最终敲定的出售协议,福特公司需要承诺暂且继续提供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等技术支持,就像它向踏踏集团承诺将继续支持捷豹陆虎一样。
当吉利有意收购沃尔沃的意向在去年年中公开后,一些人对福特公司是否会接受抱有疑问。毕竟福特将冒技术和其它知识产权泄漏给一家中国公司的风险,这家公司正高速发展,有朝一日可能会成为其真正的竞争对手。在沃尔沃的出售公告中称,双方同意采取“保障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但公告也表示,沃尔沃有权将福特公司的部分技术再授权与包括吉利在内的其它一些企业。
虽然沃尔沃只占福特产量的一小部分,但对于吉利公司而言将之吞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吉利去年只卖出33万辆车,大部分市场是在中国,这大约相当于沃尔沃在全球的销售量。与中国多数的大型汽车制造厂不同,吉利是私有企业,在最近几周有人怀疑它是否有能力为此项并购筹集所需的资金。然而,当中国的国有银行(因此,可以假设有中国政府在背后)宣布支持这项收购后,这些疑虑被消除了。
吉利集团董事长与创始人李书福自称是中国的亨利福特。他和手下的经理们喜欢说大话,夸口到2015年将汽车年产量增加到200万辆。不过,李先生关于在2007年进入欧洲市场和2008年打进北美的谈话都被证实没有了下文。
严峻的事实是,大多数汽车品牌跨国收购的最终结果令人失望(随便就能举出几例,如戴姆勒和克莱斯勒,宝马与路虎,福特购买沃尔沃和其它欧洲品牌的事例就更是不用说了)。这次吉利如果能够逆市场潮流而取得并购的成功,那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对沃尔沃而言,这宗交易倒颇有几分诱人之处:它将借此进入中国迅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如果吉利履行诺言,它将保持现有的管理体系,保留在瑞典和比利时的工厂。沃尔沃在福特翼下亏损累累,失去这个翅膀的遮盖和束缚可以得到更大的自主管理权和关注度,也许可以走得更好。果真如此的话,吉利也将获得这笔投资的良好回报,助推其进入国际市场,其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在国内也都能卖上个好价钱。
福特公司关注的焦点
对于福特而言,它建立一个以欧洲品牌为主导的高档车系的计划既劳神又失钱,彻底失败。沃尔沃尽管比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略有起色,依然是个大包袱。福特在没有政府救助的情况下苦苦度过了金融危机,在道德上胜过了其主要对手——通用和克莱斯勒。但誓言放弃政府救助的高贵举动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其资产负债率也许是世界十大汽车制造企业中最高的一个。出售沃尔沃所得的微薄收益对它自身没有任何帮助作用,但至少福特可以在未来几年从向沃尔沃出售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上获得一些利润,而且不必再向瑞典的工厂注入资金了。而且至少它可以说在卸掉欧洲品牌的包袱上比通用汽车公司要成功。通用为甩掉萨博而苦苦挣扎,最终决定不出售欧宝了。
福特的管理层现在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用于更优先的事项:重建其居于核心地位的美国市场;推进被称为“一个福特”的战略计划的实施。“一个福特”是指今后福特公司在全球的所有车型都将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共平台上进行设计建造。如果福特为了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放弃大排量的“油老虎”转而生产小排量汽车,这项张略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不幸的是,这项协议并没有解决汽车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产能日益过剩,特别是成熟的市场更加如此。事实上,与捷豹路虎的出售一样,福特正在把产能过剩问题推给雄心勃勃的新兴市场竞争对手,其算盘是专心做大福特核心的富国市场。据(福特公司)的说法,无论是沃尔沃还是捷豹陆虎的产量都不大,一点也不用担心它们会加剧欧洲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
也许福特公司更应该担心的是其知识产权有可能泄漏给沃尔沃的中国买家。但是,这一风险已经存在于福特与中国另一家汽车制造厂——长安公司的合资企业中。西方汽车企业的老板们私下里臆断,无论协议规定了什么样的保障措施,一些技术都会泄漏给他们的中国商业伙伴。但他们认为,与中国人做生意,价格中就包含了这个因素。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一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付出的代价。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仅同意ECO (www.ecocn.org)翻译其杂志内容,并未对上述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
译者:dqzxf